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0(2 / 2)

加入书签

  去京里。

  是李寡妇要去,而不是收拾儿子的东西。

  “我们家老话就是京里人,上面开始松动了,再说这校长都不当了,我们成家几年了,还没有见过胡家人,你要是听我的,就好好培养大丫,现在有学历的人,什么工作都可以找,方便得很。”

  李寡妇完全不在意村里三姑六婆怎么讨论自己,为什么要等儿子出成绩,她老话就是京里人,这次就去回家去。

  以后她就是城里户口了。

  至于回京里,没工作,喝西北风,这不重要。

  想着家里放着的人参,就是有人当脸骂她,都不生气。

  跟这帮傻子计较什么。

  朱冬梅深深的了解到了,这人比人,是真的可以气死人的。

  瞧一瞧人家李寡妇,再找个男人过日子,居然跑到京里去,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知道,还不知道怎么呕血的。

  “老姐姐,我老太这一辈子谁不都服,就是服你。”朱冬梅忍不住竖起来大拇指,然后紧张地看了四周,心里一动,“我娘家有个姐妹,守寡多年,你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这老师谁还没成家的。”

  哎呀,说不定她老姐妹还可以当城里人,跟去享福。

  她要是帮了老姐妹,以后还不得有好处。

  “你老姐妹能看书不?能不介意老头除了看书读报不干活,她愿意养着闲人,把家里自留地给种花,而不是种菜,还有生活习惯,吃食上,城里人都跟我们不一样。”

  李寡妇倒是不介意帮人,但是她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帮。

  她和老校长不是凑合过日子,她从来不嫌弃老胡的破习惯,很多事情在别人看来,就是糟蹋东西,不会过日子。

  还有家里吃的,老胡要不是在乡下教书这么多年,估计都不习惯。

  再说了,人家又不傻。

  以后说不定都是会回城的,谁愿意这会在乡下成家。

  老胡都说了,要不是她逼着他成家,还有稀罕狗蛋,两个人还不一定能走到一起。

  刚开始的时候,老胡知道农家肥是什么,还恶心得几天不吃饭。

  家里谁说脏话,就皱眉头。

  当她没发现啊!

  朱冬梅听得傻眼了,特别是随着李寡妇越说越多,忍不住咂舌,这城里人咋这么多破事。

  最重要的是谁家男人不干活的,让女人养的。

  又不是二流子。

  “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