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页(1 / 2)

加入书签

但后来,整个吴家却差点在十年浩劫之中化为乌有。

世代传承的珍品被付之一炬,被人尊敬了半辈子的大师被挂上批斗牌游街,住牛棚,吃剩菜,有人不甘受辱自尽了,有人熬过去,手却废了,连针都拿不稳。

吴家唯一的传承落在当年北上求学的小女儿吴念慈身上。

也就是如今眼前这位行业泰斗。

“当年我在北京求学,因为家中之事被退学,无处可去,是当时的于家收留了我,我是以于家女儿的老师身份才活下来的。”

于家女儿就是沈路的祖母于柔,于家是华北的大家族,在十年浩劫之时也并不安稳,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多少有几分保全自身的法门,吴念慈靠着于家才没被分配往大西北的农场,在于家待了几年,她没有别的能报答,便把这双面三异绣的手艺传给了于柔。

再后来,于柔嫁给了沈正道,年轻的小夫妻俩一同来到南方,而吴家也熬过了最难熬的那段日子,吴念慈回到苏市,带着家族剩余的子弟重振家族企业,这才有了后来的长绣集团。

“当年,我父亲死前给我的最后一封信里对我说,传统从来就不是留着某一家族敝帚自珍的,在面对真正的浩劫之时,我们该做的,不是费尽心机地藏着捂着,等着埋进土里,而是应该积极变革,积极传播,让它能够以更加适合时代的方式传承下去。”

吴老太太看着大儿子,眼里是浓浓的失望:“如果我当年也没能逃过劫难,那么眼前这一批双面三异绣,就是咱们吴家存在过的仅有的痕迹。”

………………

瞎写的,勿较真

第二十三章 后生可畏

吴家人出现得低调,宋母也完全没有借长绣集团名头的意思,现场的小骚乱很快就过去了,更多的同行和游客的目光只是单纯地落在那些华美精致的刺绣作品之上。

宋母没有刻意误导,直言这批双面三异绣是借来参展的,不提供任何售卖或是订货服务,众人虽然惋惜,但也心中有数,这种东西即便真的能卖,也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但应有的效果还是达到了,靠着双面三异绣的名头,更多人注意到了展子里的其他织品,不少经销商现场订了货。

后续自有厂子里的专业人员处理,宋母则带着宋君白和沈路亲自招待长绣集团的三人。

老太太吴念慈早已退居幕后,大儿子吴望舒如今主要做的是传统织品这块儿,也是一方泰斗的人物,吴望舒身边那个是吴老太太的二徒弟,本是孤儿,被吴家收为弟子之后改名叫吴钩,但事实上,吴家如今真正的掌权者,是吴老太太的小女儿吴慧茹,她不仅传承了母亲的技艺,更是在商政两界如鱼得水,也因此事务繁忙,这次并没有同行。

吴念慈年纪大了,拉着沈路聊从前,沈路不愿意惹老人家难过,便挑这些年高兴的事儿说,吴念慈一辈子风风雨雨过来的人精,什么看不明白,自然知道沈路的心思,也不戳破,只是暗暗地又鼻酸了一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