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5页(1 / 2)

加入书签

最主要的是,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叫夏菊花的外号,大家一提起来还觉得怪亲切的。

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哪怕夏菊花说叫夏小伙自己心理压力也挺大,却一点儿浪花都没掀起来,夏小伙的名字就定下了。

她索性赌气提议,酸辣粉的商标就用一个中年农村妇女的头像上去,这样商标和商品名出现反差,说不定还能引起大家买的兴趣呢。

不想大家一片叫好,夏菊花再想反悔也没人理她,几个人商量好,由陈秋生去找刘力柱,让他画一幅头像出来。

刘力柱也是一个办事利索的人,没用一天时间已经把头像画好了。交上来一看,夏菊花觉得还是有自己的影子,不过刘力柱死活都说自己画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想过夏菊花长啥样。

夏菊花自己又不会画,只能勉强采用。

部队给协调来的外包装袋是米黄色的,看上去十分干净。夏菊花按照自己记忆里方便面包装的样子,让刘力柱在正面斜着写下“夏小伙酸辣粉”几个美术字,上方正中放上头像,感觉挺像样。

背面则把产品的生产时间、保质期、用料都标明,尽量向上辈子的方便面包装看齐——这些都是她记得的方便面包装的样子,想必现在都还没有出现,不会有人告她侵权啥的。

设计好了,咋把这些印到塑料袋上成了一个难题。最终夏菊花在薛技术员的提醒下,不得不求助地区的薛副主任,由他帮着联系了一个印刷厂。

在包装袋印刷期间,平安庄的粉条厂仍在有条不紊的建设之中,大梁都已经风干好了,只要瓦片烧好便能直接上梁铺瓦。

第一批供应部队的酸辣粉反馈也传回了平安庄,绝大部分是正面的表扬,也有一部分提意见的声音:试吃的同志们,很多都要求调料可以再咸一点利于存放,还有要求辣椒多一些的。

这些对夏菊花来说不是难事儿,只要稍微调整一下配方就可以了:最初制做调料的时候,夏菊花受了上辈子看到的养生节目的影响,有意识的减少了盐的比例,却忘了此时的人们,因为副食品少,大都口味比较重。

于是第二批送到部队的酸辣粉儿,即调整了口味,也换了包装。一开始部队首长看到时,还以为东西不是平安庄生产的,差点派林宏亮跑一趟平安庄核实情况。

好在有细心的同志看了包装的背面,见上头把食品的用料、成份、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都标的清楚,生产厂家也写明是平安庄粉条厂,都十分惊奇:现在的粮食还十分紧缺,平安庄的酸辣粉竟然标出了保质期,难道到日子没吃的话,真的要把好好的东西都扔掉吗?

电话一下子打到了平安庄大队,夏菊花听到这个问题有些张口结舌,向着话筒那边解释:“粉条保存的时间长,外头又有塑料袋包着,放个一年半载的没啥问题。主要是里头的调料包,油包和辣椒油包放时间长了,怕变质,把人吃坏了。”

电话那头明显松了口气:“夏菊花同志,谢谢你的严谨啊。你这么一说我们就放心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