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页(2 / 2)

加入书签

“那黑市有没有卖红薯的?”五爷问夏菊花:“要是有卖的,一斤多少钱?”

这个刘志双昨天没说,夏菊花自然摇头不知。五爷点了点头说:“要是志双没啥事儿,让他再跑一趟。就说,就说过几天我过生日,让他替我打点酒回来。”

“五爷你哪天过生日?”夏菊花很实在的问。

五爷笑了:“就是小年那一天。以前日子不好过,哪儿有心思过生日。今年我也七十二了,该过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农村有人忌讳把岁数往前算一岁,也有人往后拖一岁,一到这两年老人的岁数就成了迷。

可是五爷现在把岁数告诉了夏菊花,还要告诉平安庄所有的人,不知怎么的,夏菊花听五爷这么说,心里十分不得劲,连忙转移话题:“要不让大喜跟志双一起去吧,志双毛毛愣愣的,怕他打听不明白。”

关系到整个平安庄口粮问题,五爷自然愿意让大孙子跟着跑跑,张嘴冲门外头吆喝一声,刘大喜马上推门进来,让夏菊花十分怀疑他刚才是不是一直站在门外。

要不说是五爷呢,他让刘大喜打听的可不止黑市有没有卖红薯的,而是要求刘大喜和刘志双两个把黑市上所有的粮食价格都打听一遍。

夏菊花忍不住问:“五爷,你是打算让人用粮食跟咱们换粉条吗?”

五爷点了点头:“你想的没错,粮食得捏在咱们自己手里,比钱划算。也不用只换红薯,只要是粮食,咱们回来算计算计,都能换。”

有五爷一锤定音,夏菊花的心安了一大半,不过怎么跟社员说又是个问题——上次粮站收余粮,夏菊花和五爷都摆明车马不愿意让大家把手里的粮食交出去,现在突然让大家把粉条都拿出来换了,前后太过矛盾了。

有五爷在,刘姓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唯一的不安定因素孙氏和刘四壮一家人,只剩下一个刘志亮,夏菊花觉得他应该在自己爹娘奶奶身上学乖了,哪怕是知道点儿什么也不敢去举报。

而陈姓那边,还是得找陈秋生商量一下——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夏菊花发现陈秋生不是一个不知道变通的人。等把人叫来一商量,夏菊花才知道人家不仅会变通,还能查漏补缺。

“最好还是换红薯。”陈秋生是这么说的:“毕竟有外村的人不停的往咱们村运红薯,让咱们社员帮着漏粉儿。这样换回红薯来,不至于引起别人的注意。”

见五爷和夏菊花都带着点儿不甘心,陈秋生笑了一下:“咱们换回红薯来,又不是存起来不再漏粉。新漏的粉等到年后慢慢出手,就是双倍的挣头。”

他说的双倍,不是单纯指价格,而是指平安庄能挣两次卖粉的钱。

五爷狠狠的嘬了一口烟:“杂姓那边儿也不能不管,上回你找谁说的?”问的是夏菊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