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页(1 / 2)
唐瑾胳膊肘支在桌子上,双手托着下巴:“我就是不知道这件事万一要是真的的话,到底要不要告诉我外爷。”
唐老爷子没应,唐瑾就轻声自语:“你说他刚失去了母亲,慢慢的悲伤散去了日子也就好了,要是突然知道自己的父亲还活着,不知道要被气成什么样子。我真怕他被气出病来。”
“所以你现在要弄清楚的是这件事?”唐老爷子反问。
唐瑾摇头:“当然不是了。我要先弄清楚定南侯的那块玉是不是与我手上的这一块是一对。真是一对的话,那么那块玉最初到底是定南侯本人的,还是他从别的地方得到的。”
“那你现在忧心这么多事做什么?不是白担心?”唐老爷子说完,拿起桌子上的纸,递给唐瑾,“来,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习。”
学习?
学习什么?
唐瑾拿过纸,读起了上边的内容来。
唐老爷子望着唐瑾认真阅读的脸,心下叹了口气。
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太软了。也重感情,更能体谅人,才说得出什么‘你心如我心一样坚定’的话来,他真担心他长大以后会为情所困。
唐瑾看了前边一段,疑惑的抬头望着唐老爷子,以为自己看错了,或者上边这一张纸不对,于是拿出下边的看了看。
结果发现,好像是同一本书里的内容。
他又继续看第一张,心里低声念着:人之情多矫,世之俗多伪,岂可信乎?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耻其匿怨而友人也。
以他现在的水平,读文言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当然一下子就看懂了其中的意思。
这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基本上都是做出来的,世间的习俗基本上都是虚假的,这些怎么能相信。孔子说:甜言蜜语、和颜悦色、毕恭毕敬,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可耻的是他们心中藏着怨恨,表面却与人要好的虚伪行径。
唐瑾不解的抬头问:“老爷……”这内容一看,就不是正统的儒家思想,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
唐老爷子不解释,只说道:“人者多欲,其性尚私。多欲则贪,尚私则枉,其罪遂生。孰难料也。”
唐瑾静听着,在心里翻译着这句话的意思:人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欲望多了就会起贪心,极端自私就会有偏差,罪恶从此便产生了。谁都无法预料。
唐老爷子轻叹一口气,对唐瑾道:“这或许就是田家为何有一块和你一样的玉。”
唐瑾抿唇不语,玉的事,他肯定会查清楚。
他低头看了一下,发现这几句话是截取出来的,并不是一段。
唐老爷子这才解释:“这是来俊臣的《罗织经》,分阅人、事上、治下、控权、制敌、固荣、保身、察奸、谋划、问罪、型罚、瓜蔓,共十二卷。我每天教你一卷,你要快速背过,不能告诉别人。”
一提起《罗织经》来,唐瑾就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