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1 / 2)
唐瑾其实对于这话持怀疑态度,毕竟秦大夫只是一个村里的大夫,水平他不知道有多高,但肯定有限的。
不过你也不能当着人家大夫的面质疑,就认真道:“要是以后有什么事,以们可不能瞒着我。”
秦大夫笑着点头:“知道了!”等唐瑾走了,秦大夫就找了个机会把这事分享给了唐老爷子,重孙子关心他,让他也高兴高兴。
唐老爷子听后确实也有些高兴,下午赶车带着唐瑾出去,找了房牙子打听房价。
现代有中介房产商,古代自然也是有的,不过就是叫法不同。唐老爷子也没想买个新房,打听的是旧房的价格,不过,这价格,可是让唐瑾也吃惊的:“一千二百两?这么贵!”
一个两百平米左右的旧房子,就要一千两百多两!那新房子得多少钱啊?!
原来不管在哪个朝代,房子都是硬通货啊!
牙子看唐瑾和唐老爷子的衣着,也知道他们买不起,并不笑话他们,笑着解释:“京城是天下人向往之地,想买的人多了,可房子就那么些,当然就贵了。不过,这里也有便宜的。”
于是,从一千二百两,到八百两,再到五百两三百两二百两,地段由权贵居住的地方到平民住的地方再到最不好的地方,唐瑾终于明白,古往今来,销售手段都是一样的啊!
先给你提高到不可能,看你反应,最后给你说的很低,哪怕超出了预估,那你也觉得他不是那么的贵了。
不过,两百两左右也只是一百平米左右的院子,其实比新院子便宜不了多少。咸国的房子是没有年限限制的,你买了,子子孙孙都可以继承,是以不像现代那样,越老的房子越便宜。
眼看着唐老爷子不动声色,像是买不起,牙子又介绍起了新院子来。
唐瑾一通听下来,深觉,要不,他们还是租房子吧?
一个九丈长二丈宽,两百左右平米的院子,只有唐家老宅一半大小,在老家,有地只要十多两银子就可以建好了;在县城里买,得五十到八十两;在府城里,得一百二十两到一百五十两左右;在省城里买,得三百到四百两,而在京城里买,得五百到八百两。
当然,地段的好坏也严重影响着价格,而这个价格,算是很中等的了。
唐瑾听后,转头望着唐老爷子,很想问他一句,唐家在京城的老宅到底有多大?他现在非常确定,能以后有能力了,怎么着都要想办法将唐家的宅子要回来!
最后听了一通,唐瑾开水道:“老爷,这房子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回去吧。”
一个孩子说的话,总是容易让人相信,也是直接的拒绝,好给他老爷递话头。
唐老爷子不好意思的给对方笑了笑:“对不住了,花了你这长时间,实在是家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