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页(2 / 2)

加入书签

卫青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原本应该做一个沉默的倾听者, 等着刘彻给出指令去行事。

然而他听到刘彻以不以为意的口吻说起赵信手下掳掠边镇,咬唇思索一会儿, 到底还是没忍住, 神情上也就体现了出来。

“怎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妥?”

“是。”既然刘彻问了,卫青也就有了提问的权利。

虽仍有忐忑,但他还是鼓起勇气, 拱手向刘彻问道:“陛下既然早有耳闻, 怎也不斥他们停止这种做法或是搜集证据问他们的罪?”

“朕遣人斥他们,他们难道就会从此改过自新吗?”刘彻没有计较卫青对自己做法的质疑。

只是既然卫青问了,他就要和卫青讲明白:“至于搜集证据什么的, 有没有证据根本不重要,有证据他们也不会认罪,顶多推出一个替罪羊, 不过是白费功夫。朕如果想废了他们,直接发兵去取他们性命就好了。”

见卫青似乎品出了一丝自己的意思,刘彻也就不仔细自己解释了,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卫青。

卫青皱起眉,不甚熟练地琢磨起刘彻的心思。

刘彻既然明知道一切却不废赵信,那必然是因为赵信对他还有用处。

实际刘彻招降赵信这样的匈奴兵,用他们的战力不过是附加品,更多是为了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战术发挥出来。

而做到这一战术的代价,仅仅只是一片可让匈奴人放牧的草场罢了。

匈奴军队本就是许多小部落为生存而聚拢在一起的力量,之所以不投靠大汉,更多也是因为异族不信任的原因。

然而自从龙城被汉军捣入,匈奴势力内部就在动荡了。

对他们自己必胜的心已经不存,自然就会考量着投降入汉。

而如赵信这样的降将所率部落在大汉能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就是匈奴人最好的参考了。

想到这一层,卫青大约也明白刘彻对他们的容忍并非出自刘彻的本意,只是心理上的博弈战术。

毕竟想要彻底打败匈奴,光从军事上消灭确实是很难做到的,即便能,也需大损汉国的元气。

因为面对没有退路的灭族之祸,匈奴人必然会与大汉死战。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