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1 / 2)
一般人记录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多数会选用文字形式,一笔一划写进日记本,亦或者敲打键盘,录入电子文档。
科学家们则不一样,相比起书面语言,他们更偏好更方便的语音和更直观的图像。
虽然纳尔森还不敢自诩为科学家,但多年的学习和实验生涯一早让他养成了习惯,用视频记录,用录音补充说明。这是他的日记,也是他今后做研究时能用上的模板和样本。
纳尔森正专心对麦克风说着话,突然听见了一声再熟悉不过的叫声。
他抬头一看,果然是丹。
小朋友坐在门口,伸着脑袋,从没拉上的那半边门帘的缝隙里往外看。
纳尔森顺着丹的视线往外看去——四五米外,一道身影静静地趴在那,圆润的耳朵,黄底黑斑的皮毛,果然是那只花豹。
母豹寸步不离地跟了他们一上午,从平原上一路尾随到他们扎营的树林,现在正躲在一棵树下避雨。天然的树木枝叶的遮蔽效果不是很好,雨点汇聚成小溪,从树叶上潺潺留下,溅湿了那身漂亮的皮毛。
猫科动物大多不喜欢毛被水浸湿的感觉,母豹却好像不太介意,坦然而自如地趴着,只偶尔摇摇头甩甩爪子,抖掉身上的水珠。
丹望着帐篷外,又发出了同样的叫声。
纳尔森看见母豹的耳朵雷达般转向他们的帐篷的方向,接着,那双浅金色的眸子也望了过来。
“没错了,丹经常发出的叫声,其实是在喊这只花豹。”他对着麦克风快速说道,“不过我仍然不能确定他这叫声的含义,是某种关系称谓?还是花豹的名字?”
他沉吟着:“也许我该模仿他的音调,对着花豹叫几声,看花豹是否会回应?”
他还在脑子里飞速拟着实验方案之一二三,丹转过身,用小手拍了拍他的膝盖。
“怎么了?”纳尔森暂停录音,凑过去看丹想表达什么。
丹指了指外面,又指了指他们待着的帐篷。
纳尔森揣摩着他的意思:“你是说……想让花豹进来?”
“是。”丹说,顺便附赠了一个期待的小眼神。
人们常说一句谚语,‘别让狐狸看守鸡舍’①,意思很好理解:一只狐狸在鸡舍里,那么鸡们多数凶多吉少了。
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干不出这种傻事,这就是为什么纳尔森不同意丹把花豹放进帐篷,让他们两个人跟一只大型食肉猛兽共处一室。
丹又请求了一遍,依然得到拒绝的答复,不高兴了。
他愤愤地从鼻子里出了口气,跟乔安娜告状:“妈咪,他不愿意让你过来!”
“很正常。”乔安娜平静地应,“我早就说了,他不会同意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