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1 / 2)
辛巴想起来了。
乔安娜的确跟他说过准备将丹送给别人照顾抚养,也解释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似乎很有道理,但他和当事人并不在乎其中的原因和必要性,他们只关注结果——丹要跟母亲分开,他们兄弟两个也不能再继续一起生活。
想当然耳,兄弟俩同仇敌忾,一口回绝了这个主意。
乔安娜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民主的母亲,她会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比如决定下一餐吃什么的时候。这直接导致,孩子们一旦与她意见相悖,就总敢于直言提出异议。
“为什么?!”跟前一次一样,辛巴立刻跳了起来,厉声抗议,“上次弟弟也说了,他不愿意走!”
“辛巴——”乔安娜警示性地拉长声调,等辛巴的情绪稍微平复,才压着脾气耐心解释,“我说了,他不适合跟着我们生活。”
辛巴又显著激动起来:“什么叫不适合,我们不是一直生活得好好的吗?”
他很难理解这个说法,毕竟对动物而言,生存的标准就是能填饱肚子、抵御威胁、在自然的威胁和挑战中堪堪保住一条小命罢了。
原始条件能提供的追求太少,哪怕是大猫中最讲究的花豹,提高生活质量的举措也不过是在吃较大的猎物之前先拔毛剥皮、享受一下更好的食物口感。
而且,动物的观念里不存在送养的概念,母亲放弃幼崽,只有唯一的一个说法——遗弃。
会迫使母兽走到遗弃幼崽这一地步的一般有两种理由:一是环境恶劣或母亲本身身体抱恙,无法继续抚养;二是幼崽先天不足或后天患病,为了保全其他幼崽,不得不做出牺牲。
结合实际,前者不符合,后者倒是擦了点边。可即使丹先天不足身体弱,乔安娜不也坚持抚养了他这么久吗?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呢?
辛巴不论怎么想,都觉得这是一场毫无缘由的不合理的‘遗弃’。
大概是触景生情,又或者是未雨绸缪,他觉得放任这种事情发生,下一回惨遭抛弃的就该是他了。
被动挨打行不通,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辛巴一骨碌爬起来,扭头就走。
乔安娜不知道他想干什么,又实在没精神管,没阻止也没询问,只瘫在树上默默看着。
辛巴走出去几百米,犹豫着慢下脚步,扭过头朝乔安娜的方向看了一眼。
大概没想到乔安娜会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他愣了愣,原地踟蹰了一阵,又装作不经意地绕了个圈子兜回来,在经过乔安娜躺着的树时气鼓鼓地从鼻子里喷了口气,故意大声说:“我说到做到,弟弟去哪我去哪!”
他大步走开,实际上眼角余光一直留意着乔安娜的动向,见乔安娜迟迟没有反应,他跺了跺脚,又着重强调了一次:“我要去找弟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