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2页(1 / 2)

加入书签

宁知星:……

她在认真报告,她没看见、她真的没看见!

“这位教授,请问您有什么事情呢?”

果然还是忽略不了,不过不打紧,一定只是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

“宁同志,您刚刚的车轮设计图和涂层分子公式太快翻了,我们还是没看清楚,这边想问一下您关于车轮还有与之接触的铁路涂层的具体研究思路,当然要是能讲得细一点就更好了。”

宁知星欲言又止,看着教授们满是求知欲的眼神,她还是点了点头。

果然是不能逃课吗?

教授们怎么就不能明白她的心意,事后自己去琢磨研究一下,也能想出来的……吧?

乖乖顺着教授们的思路越讲越细的宁知星感觉自己身上都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这辈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科研久了,她好像也出现了一些类似强迫症的症状。

比如说别人提问得要好好解答。

比如说一项研究一旦开始,一定要好好收尾。

比如说开始报告,一定要报告到完。

……

宁知星一旦讲得细了,就特别的细致。

关于火车、铁路和高铁这部分的研究还不是小组作业,除却一些机械性的工作,基本都是她和肖烨一道琢磨出来的,对于整体思路的把控、每一次的实验结果,包括错误方案的筛选,宁知星都烂熟于心,这讲起来还能顺便往外拓展。

再加上她还有把实验结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习惯,能够举不少现实例子作为佐证。

肖烨现在已经上了舞台,因为教授们问得细了,关于公示的应用,结果的推算的询问也变多了,这部分宁知星倒是可以讲,但讲起来终究没有肖烨讲得细致完整,便交由给了他。

台下教授都有种听得酣畅淋漓的痛快感,仿若回到了当年还在求学时的教室。

听着台上老师、教授的讲课,便感觉到一副惊人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好不容易讲完了教授们要求的部分,时间已经超过了原定给宁知星报告的时间十分钟,这还是宁知星和肖烨很默契,都跳过了不少可讲可不讲部分的情况。

宁知星注意到台下有教授一副眉头紧皱难以忍耐的表情,她便知道,这是拖堂惹人厌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