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页(1 / 2)

加入书签

看到熟悉的人宁振涛就更放松了,他寻思这应该是来走个过场,连本子都带无从遮挡自己的宁振涛正襟危坐,正准备用出左右互搏大法一边走神一边大概听听。

“养殖场的宁场长来了对吧?”

宁振涛被吓了一跳,他反应很快,赶忙站了起来:“到!”

头一次参加这种正式大会的他显得有几分格格不入,可台上那几位领导眼神一交换,却是肯定地点了点头。

这就像是那些个搞技术的,没有歪歪心思,朴实、肯干、勤劳!

周市长翻着手头的材料:“宁场长,关于你们汇报的成立食品厂的文件,我们这已经确认过了,我这代表组织,问你几个问题。”

宁振涛一个激灵,又是一声掷地有声地到,可是心里却几分迷茫。

他没说要成立食品厂呀?这文件他记得是写的“关于养殖场自行解决当下滞销肉品探索之肉蛋制品加工方案”,嗯,又回忆了一遍,还是这个,难道是廖旭东改了?

“你这文件中提到的肉制品方案有没有经过多次试验?”

“没有多次,是两次试验,所制成的样品已经提供,之所以没有再多做试验的原因是因为时间和人工都比较紧张,再加上前期试验成本的考虑……”

周市长耐心听完:“也就是说,这份食品方案中的质量、工艺这些问题,你们很有信心?”

听到这话,廖旭东忙看了眼宁振涛,他有些懊恼事先没和宁振涛通气,这要是宁振涛话说太满怎么样?

宁振涛没接收到廖旭东的眼神,专注地看着周市长的他满耳朵都是周市长的问题,他斩钉截铁:“有信心!”

这怎么能没信心呢?

建议是他们家阿星想出来的,用的机械也是阿星改造的,机械厂和仪表厂的技术人员当时看了都说阿星的改造很有自己的思路,能给人不少启发呢!

整个制作流程,他、阿星和阿中那都是从头跟到尾的,眼睛都不带眨的那种,最后的试吃环节,这味道更是一致通过大家的认可,顶多也就是有人说吃着不太习惯,但没人说不好吃。

周市长更满意了,就是要这种敢于站出来的态度,如果人人都不肯担责,那又要谁来负责?

“那关于这成本计算的部分呢?我们暂时没办法做验算,你能对准确性负责吗?”

“这成本核算里,我们是以这半个月的物价进行的计算,而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试验,也一定会有些损耗、人工的差异,但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或是物价大幅升跌,这份成本核算绝对不会有问题,我能为此负责!”宁振涛信誓旦旦。

这成本计算的部分可不只是他自己算了,二哥也帮忙整理核算了。

虽然他老是说二哥坏话,可这钱的问题二哥绝对不会出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