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6页(2 / 2)

加入书签

只是看似“轻便”的自行车,现在却给了一种冬日穿着臃肿外套的感觉。

只见自行车后面放着木质座椅——这是老设计了,前面加改了个大筐子,现在里面装着满满的东西,左右两边扶手上也各自挂了编织的袋状箩筐,隐约能瞧见里面的东西。

原先只需要把车一停,人就是在旁边一蹲发呆都没事,现在倒是非得握着车把不行了。

宁振涛黑着脸,暗暗在心里骂了两句二哥。

这些东西可不是他的,全都是二哥的。

说来自打那天婚宴之后,二哥的名气,便在周边乃至于其他村渐渐传开了,尤其是这之后连着又承接了两场婚宴,一场是寡妇和鳏夫;另一场则是村里的一个离异带孩子的大娘外嫁。

这三场婚事姓氏各异,那都有不同的讲究,而且知道门道的人都清楚,后两场是如何的难办。

寡妇和鳏夫,那就涉及到了两人先前各自配偶的财产,若是还有个孩子的,那就更是难上一层。

离异带娃那更不用说,现在少有闹到不可开交非得分开的,这离异多少围绕着风言风语,有时候运气倒霉,那还会遇到先头那个纠缠不清。

而这两者中还大概率都存在“孩子”这个难关,之前就有新人好不容易谈成,孩子委屈不肯答应的、或是被瞒到婚宴,这才知道,气得就要闹事。

宁振强可不推崇什么藏着掖着,只是逐个击破。

该警告的警告、该维护的维护,把利益要害摊开来说,帮着出谋划策,若是不成也绝不强求,甚至兼职干起了心灵辅导的活。

众人听着都觉得胆战心惊的坑,他一个都没踩上,所有的难关,都在他的四两拨千斤中轻易化解。

量变引起质变,宁振强总算是彻底打出了名声,也贴上了“靠谱”的标签,这便也连带着整个宁家都忙碌了起来。

先说宁振伟,他是最忙的一个,他在宁知星的启发下,新主意一个接一个往外蹦,还让宁振强帮着买回去了不少新工具——这是身为长兄的他,难得的提出的自己的愿望,这些工具也使得他的不少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想法有了实现的空间。

就说这两天,他还摸索研究出了推拉门的做法,这推拉门和储物柜、衣柜一结合,一设计出来,就有不少人看上了。

这两天他还在琢磨和宁奶奶商量,腾出半间仓库用作展示,他已经做了一部分微型的家具模型,放在那能够比看图更直观地看出款式。

村里好些人看得眼馋,都在观望着等秋收发钱□□想来和宁振伟定一两个大件,不过目前单单宁振强接的那些业务,都已经足够多了,可想而知接下来没准都要排队。

宁奶奶和吴凤英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攀升,周边几个村都有人主动上门,把家里手头的适龄男孩、女孩带来给两人掌上一眼,甚至还带着礼物。

其实这也是赶巧,一是明年的属相吉利,按老人们的说法,就是今年和明年结婚最合适,婚姻会美满;二是每年秋收后杀猪,粮食清点后兑工分发公粮,这眼看大家手头都要宽裕起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