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1 / 2)
她笑了一声,接过他手心里的香囊,柔软的指腹从他手心上划过,摩挲过他手心里的疤痕,有些膈人。
她埋下头,将香囊认真挂在了他的革带上。
“好了。”她看着周朔腰间崭新的香囊,无比满意。
“这次我会好好珍惜的。”周朔道。
“无妨,要是这个坏了,我也能给你做新的。”
“新的?”周朔胸膛一阵起伏,“那是要给我做一辈子的。”
“好好好,本来成亲,就是要互许双方一辈子。”宋青婵轻声笑,周朔反倒是不好意思起来,觉得自己嘴巴笨,什么话也说不好。
但是话里的一辈子,他永远都放在了心上。
恰逢这一日赵承修从岐安府离去,走的是水路,能比陆路少些颠簸。
宋青婵和周朔一起去送了赵承修,赵承修此人,性子冷淡凉薄,对谁都是一副冷漠的样子,加上出身寒门,也就只有永春巷附近的几个乡亲们来送他。
等人走后,宋青婵才与周朔一起走过去,祝他一路顺风。
周朔对赵承修还是挺有好感的,他看人很准,好不好全都看得通透,就算平日里没怎么和赵承修说过两句话,可人家好歹送了自己媳妇儿两箱子书呢,这让青婵高兴了两个晚上。
且不说赵承修人怎么样,就为这么一件事,周朔就愿意交这个朋友。
周朔将身上一块令牌拿了出来,交给赵承修说:“赵公子,这牌子你拿着,到了东都去魏将军府上,自然会有人帮你。”
赵承修眉头一拧,可能是没想到周朔竟然会与名动天下的魏将军有关系。
令牌在眼前,要是拿了,必然能在东都平坦顺利,可赵承修从来不是这样的人,他淡声拒绝:“多谢,不过不必,赵某能处理好。”
周朔看了眼赵承修的眼,就将令牌收了回来,不再勉强。
他就欣赏这样的读书人,别具风骨。
赵承修抬头,朝着宋青婵身后看去,只是身后的人早就已经走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个人影。很快的,赵承修就垂下眼睑,好似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宋青婵从来就摸不清楚赵承修的想法,就没打算去猜测。
船夫已经催了一次,宋青婵也就不再打搅,与周朔携手离去,马车从码头行驶离开时,风吹起车帘,透入微凉的秋风,乍然呼入,还凉的有些呛人。
看着车窗外划过的光景,宋青婵蓦然一愣。
是一个姑娘,正朝着码头的方向走去,那姑娘,宋青婵也再眼熟不过,正是李如云。
这一瞬间,宋青婵忽然就明白了赵承修方才究竟在看什么。
她从唇边溢出一声轻笑。
周朔不明所以看了她一眼,眼中除了了然和笑意,他也看不出其他,他只能直接问了:“青婵,笑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