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页(1 / 2)
要不然头一个不愿意的就是皇后娘娘,第二个只怕就是太子殿下了,如今还有几分情谊,也是有少年夫妻情分,还有孩子们的分量在,将来太子孩子多起来的时候,这时候的情谊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了。
所以元春不仅要大度,还要坐的稳,只要她稳住了,不出错,将来便是皇后,她的儿子也是将来的太子。
所以不用王夫人提醒,元春就知道怎么做,不过母亲替她着想的心意,她也是领了的。
“多谢母亲提醒了,我会斟酌着来,太子最近多替皇上办差,等忙完这一阵子的吧。”总不能用这点屁大点儿的事儿去打乱太子办的正事。
“你知道就好,这里还有一件事是需要你出面说和的,你薛家姨妈的女儿也是到了年岁,薛家也有小选的资格的。
“只你也知道这薛家说够的上选女官,还差上一些,可若是选宫女,你薛家姨妈又舍不得她吃苦。
“这不是宫里的公主们在选侍读的时候,也有从小选里挑选的名额了,你姨妈家的表妹已经报上了这名字,是薛宝钗,也算是个稳重的人。
“你若是能帮的上忙就帮一把,只将名单给公主们说和一下,薛家也算知情识趣的人家,给了一些银票,我今日也是带来了。
“我想着你在宫里开销大,便先替你收了这些,你先用着,这事儿若是办成了,我们拿着也安心。
“若是办不成,到时候将人调到你身边,做宫女也不会多受罪了,待她等个几年过去,再放出来嫁人,也算是一层资本了。”
元春也是点了点头,应下了,这事倒是不难,不过是侍读只侍奉公主读书,这差事要比其他宫女体面一些,活计也轻松一些罢了。
有她在,公主们倒是也肯给几分脸面了,不过是放个人在身边,又能讨好太子妃,她们也是愿意做的。
元春倒是没有推辞王夫人推过来的匣子,只吩咐大雅将银票收起来,应道,“这事我知道了,回头我会安排表妹进宫一趟,若是公主看中也算两全其美的事情。”
如今皇上子嗣不算多,到了年龄选侍读的也只有两个,一个八岁,一个五岁,想必前一个更合适一些。毕竟年长一些的,薛宝钗也不用待在宫里的时间过长,还要被耽搁了花期。
有了元春的话,王夫人也定了下心,“回头我便先和薛家透个话了,到时候让宝钗多做一些合公主心意的荷包,挂在身上,也算能和公主说上话,免得让你为难。”王夫人记得宝钗的针线活儿做的不错的。
元春嗯了一句,“对了,我也许久没见家里的姐妹了,到时候一起召进宫里让我看看,还有林家表妹。
“前不久我听闻林姑父的调令也是下来了,已经确定是要入户部的,最低也是个户部尚书的官位。
“前边的事情,我也不能和太子多问,母亲心里有数就好,等回头也要提前和姑姑说一声,免得姑姑担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