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页(1 / 2)

加入书签

但白朝勇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妻子离世后就将全部心思放在了生意上,公司越开越大,钱越挣越多,对女儿也越发宠爱,什么要求都满足,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了。

十几岁的女孩正是构建世界观的时候,没了母亲的教导,父亲又忙于工作,家里只有保姆照顾起居,且父亲不断的用物质来弥补,虽本意是希望她高兴快乐,结果却滋养了她许多坏习气,一天天变得任性刁蛮,还认识了不良少年,差点酿成大祸,万幸读了大学后懂事不少,但依旧娇纵天真,不能堪以重用。

眼看女儿到了适婚的年纪,白朝勇像所有的父母一样为女儿操心。

以白家的条件白靖雅并不难嫁,但白朝勇对女婿的要求颇高,不是什么样的都能入他的眼。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叫闻赫远的年轻人出现了。

闻赫远出自农村,家境贫寒,属于衣食温饱都困难的那种,但他聪明,学习也刻苦,高分考上了政法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位名牌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东山市司法局监察处任职。

而白朝勇之所以看好闻赫远,愿意将女儿嫁给他,是因为闻赫远上学时白朝勇曾经资助过,每年五百块。

这些钱不多,于白朝勇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当然他资助的学生远不止闻赫远一个,资本家也是需要做慈善的,属于形象投资的一种。

既然是形象工程,钱给出去白朝勇就没想过收到回报,但闻赫远却在毕业后还了钱,并感谢了白朝勇曾经的帮助,这让白朝勇很是意外。

他首先认为闻赫远是个不忘本的人,知道感恩,且不卑不亢,不以过去的贫穷为耻,这是极为难得的品质。

很多出生不好的人耻于展示自己的贫穷,自卑又敏感,追根究底是一种自我否定,闻赫远能够正视,说明他内在是充实、自信且祥和的。

好歹在生意场上打滚了十多年,白朝勇看人还是挺准的,他坚信闻赫远未来可期,是个有为青年。

他就白靖雅这一个女儿,若是不能寻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就只能找个品行端正的低嫁,培养的好说不准能在自己退休后接个班,不至于很快将家业败光。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怕哪天真破产女儿日子会很艰难,闻赫远的出现却为白朝勇找到了第三种可能,毕竟有个捧着铁饭碗的丈夫,再差也有口饭吃,就算闻赫远不能经营公司,找个职业经理人,有他公务员的身份震慑,也不会被人随意糊弄。

小说里,在白朝勇的坚持下原主最终嫁给了闻赫远,但婚后两人关系并不好,原主看不上只是个小公务员的丈夫,更看不上闻赫远农村的父母和一堆穷亲戚,几乎是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吵到闻赫远受不了搬回宿舍,婚后三个月就分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