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页(1 / 2)

加入书签

“这黑玉养颜膏,微臣已让徒弟得了药方,将来若是做好,也会继续给娘娘提供。”

他细细的瞧着苏漾:“娘娘气色好,其实也并不是黑玉养颜膏的功效,娘娘身宽体胖,心情愉悦,也能降低衰老迟缓的步伐,还希望娘娘继续保持着年轻的心态,不要太过忧虑也不要太过沉郁。”

苏漾一惊,黑玉养颜膏没有收下。

“徐太医这是?”

徐忠如今五十有六,早已不是四十几岁的精力了。

他去年发觉头部有些疼,给自己诊脉,才发现脑子里可能长了东西,竭尽毕生之力将平生所学写与医书里,留有后人查看。

医者不自医。或许等不了两年,他人可能就不中用,也不能为皇帝做事了。

所以他用着剩下的时间,打算告老还乡,去老家那边趁着机会,治病救人行医。

苏漾闻言沉默片刻,点头道:“徐太医保重。”

脑子有东西,可能是肿瘤。

若是放了现代或许还有机会做手术,可这是古代。

前有扁鹊治病,后有华佗刮骨疗伤。

这开颅手术,没几个人敢这样想,敢这样做,也没这条件。

苏漾对此表示无能为力。

“如今微臣已经向皇上递了辞呈。”

徐太医笑眯眯的捋了胡须,道:“雅嫔娘娘,此去经年,或许是最后一面了。”

“娘娘不必为微臣担忧挂心,微臣在宫廷能安安稳稳活了这么久,还得托娘娘的福。”

从前御医老是被打被砍,从康熙朝开始,这种情况少了许多。

顺顺利利活到六十,就是他的福报。

上书乞骸骨,最终的宿命。

苏漾沉默片刻,道:“既是如此,本主也不太好留太医,若是批阅下来同意了,徐太医一路多多保重,活到九十九。”

徐太医笑了笑:“借娘娘吉言。”

没两日,皇帝的批阅下来。

徐太医功成身退,告老还乡。

接班的是他徒弟闻辞,也是汉家臣子,苦学学医多年,有些本事。

他来一瞧,直接指出:“雅嫔娘娘,您近日需要静养。”

苏漾撑着下巴,道:“你是徐太医的徒弟闻辞?”

闻辞眼眸微微闪烁,不敢看她,“是……”

闻辞还年轻,应该在学医这块天赋极高,今年不过三十。

不过外间太医不好与后宫嫔妃相处过久,闻辞来了一会儿,没多久就回了太医院。

选秀的日子已经结束了许久。

苏漾这一日去承乾宫的路上,正好撞见了小赫舍里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