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1 / 2)
武官立下赫赫战功,便可按制进爵,一般身上有爵位的,都是祖上或者父辈立下了赫赫战功,才能萌荫后辈子嗣承袭爵位。
而薄春山这个人吧,其实出身的路子有点野,从他一开始做县典史,他算是文官,但典史不入流,他真正入流有品级是做了巡检使,这么算他又算是武官出身。
等到以后做了水师提督,明明掌的是兵权,偏偏提督算是文官,总兵为总兵官,提督节制总兵官,这是朝廷一贯的做法——武将领兵,文官节制,这么来算他又是文官。
可恰恰是文官,才不好处置。
前面也说了,文官掌权,武官享爵,按照薄春山这个功绩,这个升法,该如何给他升官?再往上升,一个大都督是至少有的,但康平帝早有撤掉五军都督府的想法,你总不能前脚给人封个都督,后脚给人撤了。
那么只有进兵部了,兵部尚书为正二品,左右侍郎为三品,提督是从一品的官衔,做尚书就不是升官而是降级,而且兵部尚书是康平帝的人,也算有功劳的——平时帮着康平帝对抗五军都督府。
所以不合时宜,不合时宜。
加官也不太合适,正一品的官衔其实都是加官,都是虚职,例如三太三少,可现在关键问题是实衔,总不能把功臣弄回京,封个散官虚职搁哪儿,以后世人将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当时召薄春山回应天,康平帝最头疼的不是别的,恰恰是怎么安置他。
这边还没头疼出个结果,那边又出了宫变,这下全天下都知道薄春山在宫变时立了大功,现在又该怎么封?
封无可封!
但谁都没想到康平帝最后竟会直接给出个异姓王。
.
接到圣旨时,不光薄春山懵了,顾玉汝也有些懵。
但如此大的殊荣,宣旨太监还站着呢,只有赶紧上前跪下接旨。
太监宣读完圣旨后,亲手将薄春山扶了起来。
“真是恭喜镇海王,贺喜镇海王了,如此大的殊荣,也是镇海王功高盖世,陛下左思右想,不能亏待功臣,才会做下这一决定。”
这宣旨的老太监可不是平常人,他姓陈名荣海,乃康平帝身边一等大太监,又掌着东厂,他来宣旨,足以见得康平帝看重。
“公公客气了,这实在有些太意外。公公跟我进去吃杯茶水,劳你亲自跑一趟,真是辛苦了。”
若是其他人邀他吃茶,陈荣海自然不会去,可这不是不一般嘛,两人相携进去了里面,一番交谈吃茶之后,以陈荣海为首的几个太监,俱都揣着厚厚的荷包回宫交差去了。
等陈荣海走后,薄春山非但没有露出喜色,反而有几分凝重。
见此,何总管也不好说庆贺什么的,忙呼退了下人,留老爷和夫人说话。
“竟然是封王。”
这实在让薄春山想不到,他之前也想过这件事后康平帝会如何安置他,他甚至已经想好若是给他封官,他就辞去找个借口离开应天,却万万没想到会是封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