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页(1 / 2)

加入书签

消息已经快马加鞭传回京城,在皇帝下达指令之前,她至少可以暂且待在灵州了。

-

傍晚,营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灵州刺史听闻前线有异动,疑似和亲受阻,连夜乘车至此,带来一封书信。

“陛下知晓殿下不愿委曲求全与北夏求和,特地派人嘱咐下官,如若宣华公主未能顺利离开灵州,便要将这封信交给殿下。”他双手递到慕濯面前,“陛下的旨意是,和亲势在必行,请殿下以大局为重,切莫冲动行事,挑起两国战争,陷黎民于水火。”

慕濯面无表情地接过,信件的落款是五月末,和亲队伍离京之前,皇帝就留了后招,似是唯恐他阻挠此事,要求任何人不得抗命。

“这可不是我抗命。”他冷笑,“是北夏袭击和亲队伍,妄图嫁祸给灵州,借此挑起战争。人家都骑到头上了,陛下还执意要‘以大局为重’,君令臣从,我自然无话可说。”

灵州刺史脑门冒汗,闻言如释重负,趁热打铁道:“那么还请殿下莫再耽搁,翌日便让宣华公主启程吧。”

“急什么?不知道还以为你打算代替公主去北夏。”慕濯收起信纸,反问道,“北夏态度未明,倘若和亲队伍离开之后他们故技重施,公主有个三长两短,你能担待得起吗?”

“下官不敢。”灵州刺史连忙低头,又道,“不知殿下决计如何?”

“我已派人往北夏传信,要求他们予以解释,如果他们并没有十足的诚意,”慕濯话音嘲讽,“还请陛下三思,上赶着用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究竟是否明智之举。”

灵州刺史哑口无言,内心叫苦不迭。

从这里到北夏国都路途遥远,单是往返一回,少说也得两个月,更遑论加上双方在此期间的扯皮周旋。照这样下去,宣华公主猴年马月才能抵达,他该如何向皇帝交待?

但岐王占理,他也不能枉顾公主安危,逼迫和亲队伍出发。

只得耐心请示道:“殿下是否已经派人前去送信?”

“还没有。”慕濯不假思索地回答,“战事刚歇,我这儿有很多军务要处理,送信得往后稍稍,你若实在等不及,就自己去写。”

灵州刺史:“……”

让他一个刺史给北夏传信,也太抬举他了。就算他愿意代劳,北夏皇帝估计都不屑看。

“那……下官告退。”他行了一礼,“殿下如有吩咐,可随时传唤下官。”

他铁了心要留在营地,厚着脸皮一天催个三五遍,让岐王尽快给北夏传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