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2 / 2)
加封兖国公主为越国长公主。
四月十二,曹太后出仁宗遗留物赏宗室,近臣。
赵晟处理朝政井然有序,并且开始重用王安石,先是将其放到了三司使的位置,然后很快就升为参知政事。
当然赵晟知道,王安石变法中很多地方是有瑕疵的,比如‘青苗法’,实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变成地方官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使得青苗法变质成为官府放高利贷,收取利息的苛政。让百姓苦不堪言。
王安石能够在地方上实行的很好,那是因为他是个好官,不但能力强,而且有足够的震慑力。
“但是王爱卿,不要把朝廷的官员都想成你这样的,大多数的官员是什么德性朕心知肚明。”赵晟对着王安石说道。
王安石也是从底层一步一步做官坐上来的,他知道官家这话说的没错。
“是微臣考虑不周。”王安石是个知错就会认的人。
“王爱卿不必如此,朕知道你是为了这个国家好。朕也知道如果不改革,那么离亡国恐怕也不远了。但是王爱卿,你的这些改革会触及太多人的利益,现在不是时候。”
“陛下觉得什么时候才是时候?”王安石已经等的太久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等多久。
“等朕将军权拿到手。”
王安石:…………
“武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却能解决制造问题的人。”
王安石:…………
“陛下!”这样要大开杀戒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王爱卿,你不会以为你要做的事情是能在你好我好的局面中解决的吧。这里的每一项触及的利益群体都不小,朕要是不多做一些准备,不单单是你,就是朕也不会有好下场。”赵晟十分的清醒,他知道一旦涉及到利益不说他是皇帝,就是上帝也有人会想要将他拉下马。
王安石看着这位年轻的帝王,无比清晰的感觉到他和先帝的不同。不过王安石觉得这样很好,如今的国朝需要的就是这样锐意进取的君王。
给仁宗写过万言书被无视的王安石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君主。
“王爱卿,咱们日后要走的路注定不会平坦。如今更是在积蓄力量的时候,这其中的可以先实行一部分,比较敏感的先放一放。”
“是。”知道年轻的君主考虑的周到,王安石也不在多说什么。历朝历代实行变法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他熟读史书自然是一清二楚。
官家的实力越雄厚,他日后的变法执行起来也会更简单,以后也许他也能够有个好结局。
王安石虽然已经有准备日后结局会和历史上的商鞅那样下场凄惨。但是有机会能有个好下场,他也没有一定要死扛的意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