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页(1 / 2)

加入书签

女儿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赵祯就想着儿子的婚事是不是也可以提上日程了。这几年他已经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衰老。儿子如今的年纪和他继承皇位的年纪差不多。

可他一点都不想让他经历过的事情,再让自己的儿子经历一遍。所以这几年他将大部分的政务都交给了儿子。以保证日后他忽然薨逝,儿子能够完全掌控朝堂,而不需要再有一位太后垂帘听政。

还有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在世的时候给儿子选一个他自己喜欢的儿媳妇。不要像他这样,两次立后都不是他想要选的人。

有了这样的想法,赵祯就开始扒拉合适的人选。决定派人好好打听一下这些小娘子的脾气性子。千万不能选一个跟郭氏一样的太子妃。

赵晟还不知道他爹已经在给他物色合适的太子妃人选了。

因为他爹的放权,赵晟如今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他也是做过皇帝的人,但毕竟朝代不同所面临的情况更加不同。

在大清的时候,他从他爹手上接手的是一个国库丰盈,安宁强盛的帝国。不管是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宗室,都已经被他爹驯服的服服帖帖。

边疆即使是有一些不稳定,但却也只是小问题。

哪像现在,大宋如今国库空虚。内部冗官冗兵冗费越来越严重。外部更是有西夏和辽国虎视眈眈。一不小心就可能面临国破家亡的惨剧。

赵晟就算是有心改革也必须小心翼翼。

按照他的想法,首先他要做的是抓住一定的兵权,有了足够的兵权之后,起码对内他有足够的震慑力。到时候改革起来更加有底气。

只是兵权这个东西并不是太子能够动的。所以他一切的行动都需要等自己真正的上位之后。

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能做的其实并不多。

就像如今的台阁,富弼,韩琦虽然都是庆历新政的改革派。但是如今他们的执政理念已经趋向于保守。他们实行过均田制,选了几个试点都搞得不错,可想要全国推广的时候遇到了阻碍。

几人立马就退缩了。

赵晟有心做点什么,但是他没有朝臣的任免权,说啥都不好使。几个宰相也不会听他的。

最后赵晟也懒得说了,他知道如今他要做的还是等。不过他也没有什么都不做,他知道日后他想要一支自己的军队,那么首先最需要的就是钱。

他空间中的财富很多,但是都不能随意拿出来,所以他需要挣钱。

幸好对于做生意他很有经验。

汴京城作为大宋的都城,经济繁华,人们的消费水平绝对不低。赵晟名下庄子不少,有他提供的配方,很多新鲜的东西出现在一家名为百宝阁的铺子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