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2页(2 / 2)
这不像王廷的常规操作,粮商们一时有些茫然,但很快就有领头的反应过来了:“买啊,再买!”
他们买进的成本是六十五文,比现价高。随着价格下降,要摊低成本的唯一办法,就是再次大笔买入。
常平仓第二拨放粮,量小,以盛邑本地仓为例,只卖一天半就被抢光。
百姓们再次怨声载道:价格降低有什么用,粮食都被投机商抢买光了,有需求的人还是没捞着。
大臣们也给萧宓上书,言调粮之法。
萧宓与韩昭叙聊时就冷笑:“满朝文武当中,有许多也在偷偷炒粮,是孤开出来的傣禄不够?”
“无人会嫌钱多。”韩昭是武官,行军打仗厉害,却不曾在这些民政民生上费过脑筋,“我那夫人听燕时初的劝,把名下粮铺里的粮食都卖了个七七八八。”
“应该的。”萧宓眼里都是杀气,“也帮着孤把那帮犊子都喂饱一点。”
常平仓第二次放粮完毕,粮商们精神一振。官仓粮只维持不到一天半就被抢完,说明库存不足。
官方粮被买光了,接下去还不得看他们的了?买到的笑得合不拢嘴,没买够的心底懊恼。
果然,次日粮市的自由粮价就上涨了十五文,达到了每斗七十的零售价。
说起来,这价格比起十天前的每斗百多十文已经下降了三十文,降幅多达四成。不过百姓反而不太愿意出手了,一来是官方有免费粥棚可解燃眉之急,二来大伙儿前些天都买了一点高价粮,官方却连降两回,平民们持币观看,想看看官粮还会不会再便宜些。
复三日,常平仓再开仓,这次售卖每斗五十文。
买家大幅度减少,以至于维持了十二日才基本售完。
其后,粮价自由回弹到每斗六十文。
自此,市场开始分化。
依旧大手笔买入粮食者有之,犹豫着打算卖掉一部分以减少损失者有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一处:
这次粮价的“底”在哪里?
复七日,常平仓又放粮,定价四十五文。
这下莫说粮商,老百姓都看出来了:官家这是要把粮价一步一步压下去啊。
当天傍晚,黄大就笑眯眯来找燕三郎了:“少爷,米价又降了,现在四十文一斗。”吃起来可没那么心疼了。
“哦?”燕三郎正在看书,闻言挑眉,“怎么比官仓还便宜?”
“不知道啊。”黄大哪里知道这里面玄机,“反正常平仓早晨开始放粮,粮价就开始往下掉了,掉到现在四十三文。”
比常平仓还低?燕三郎问他:“你看各个粮铺是不是临时插标,说要大减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