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页(2 / 2)

加入书签

林逊之心中暗叹一声,他知道,定是自己不自觉地摸了袖口的动作,被他娘亲发现了。

袖中放的,是当初顾瑜画的那副画,以及她写的字,后来,他找人将字与画都按原样拓在一方绢布上,随身携带。

他想了想,说:“娘,您别看了。”

“行,我不看,”林夫人拉过林逊之的手,拍了拍,道:“逊儿,你做的对,娘知道,你是不愿与韩夫人一道入京,所以才故意把时间错开,娘明白你的心思,她是个好姑娘,可惜已经嫁人了,你……能忘,便忘了吧。”

林夫人的话,像是一柄利刃,毫不留情的,刺入林逊之的心中,将他的心思刺得粉碎。他只觉心好似被人捏在手中凌迟一般,一刀一刀,皆是血肉。

林逊之不知道他的娘亲是如何知道的,明明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他的双手紧紧攥成拳,良久,才道:“我会的。”

时间,在韩青梧与顾瑜忙忙碌碌的准备着入京的行囊时,缓缓滑过。

此次入京,韩青梧租了一辆比较宽敞的马车,毕竟同行的有三人,还有许多的行李,杜惟也租了一辆马车,他虽是一个人,却也不好与韩青梧他们挤一起。

杜有源因为有生意在,半步都离不开,所以这次就由杜惟与韩青梧,顾瑜和韩青桐他们先一步入京,待杜惟先打探一番后,若是条件允许,杜有源也许会把铺子开到京都去。

韩青梧走之前还留了一份委托书给杜有源,请他帮忙把现在住的院子也租出去,如此,多少可以消抵些,他在京都租赁房子的费用。

万立三十六年正月初七,这日清晨,天才刚蒙蒙亮,清河大街上不少铺子已经亮了灯,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要开铺了。

其中飘香酒铺更是灯火通明。

它的门前并排停了两辆马车,马儿时不时的打几个响鼻,在这寒冷的冬日清晨,格外响亮。

韩青梧一手抱着小青桐,另一只手牵着顾瑜,三人安静的站在铺子里,等着杜惟。

杜惟与杜有源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杜有源搂着儿子,万般的不舍。

“儿啊,你这一路,可都要小心,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我会的,爹。”

“遇着事情,万万不要冲动,可千万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一言不合就跟人打架,到了外面,可没人护着你啊!”

“爹,您放心,我已经不是小孩了,我不会冲动的。”

杜有源又对韩青梧和顾瑜招招手,让他们过去,又道:“青梧,小瑜,你们在外也要多注意安全,好好吃饭,好好休息,身体是第一位的。”

“杜叔叔,我们会的,您不用担心。”

顾瑜也道:“杜叔叔,我现在学会做饭了,我会做好吃的给他们,我会照顾他们的,您放心,我会把杜大哥当亲哥哥看待,我和青梧哥哥都会对他好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