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页(2 / 2)

加入书签

这字迹与这诗句实难令人不多想,许垂露思及云霁那副友遍天下的姿态,顿觉他与水涟确有相似之处,可是即便他们曾经认识,两人均非坦诚耿介之辈,水涟更是吝啬谨慎的人,一般交情,他绝不会赠予对方此种礼物。

“这是云霁的东西?”

“遗物。”

苍梧淡淡抛出两字,手上施力拔出扇钉,在大骨里取出了另一张纸。

——不忘此恩,来日定偿。

这是一句承诺,但它被云霁藏在其间,更像是一种凭证。

萧放刀眸色渐暗。

“你为何留下这扇子?”

“我杀他前,他想用一个秘密与我做交换,求我留他一命,我没有答应,但人死后,我翻找过他的东西。”苍梧讽刺一笑,“这厮只把有用之物留在身边,要么是古董珍宝,要么是暗器良药,唯独这把扇子,用料普通,画与字皆非名家之作,太过寻常,反倒惹人注意。”

“纵然他与水涟相识,这又与你何干?”

“他死前中毒,有一位高手替他封了穴位,保他一命,他说的秘密就和这人有关。”她看向萧放刀,“蒲州的高手不多。”

这话中所指再明显不过,无论是自愿还是受胁,水涟极有可能在蒲州对云霁施救,他这样做定不是出于一时善念,根由恐怕正在云霁口中的秘密上。

那笔迹稚嫩,可见云霁收藏折扇时水涟尚未入宗,那么,他究竟凭什么断定水涟将来对他有用,甚至特意留下这字据为证就是怕来日水涟失信?

此事委实诡异。

许垂露不知萧放刀沉默之时在想什么,但现在显然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她们还不知道,那便是——水涟为何邀苍梧见面?

“苍梧,你见过水涟了吗?”

“见了。”

“那他……”

“许姑娘,我不能说。”她平静道,“云霁之事发生在路上,彼时你们还是明家人,出于朋友之义,我该向你们坦诚这些疑点。但是,来敛意之后的种种,我不能随意吐露。”

她肯将云霁遗物与水涟信件拿出,定是存了关切告诫之心。可是,她也的确没有义务将自己与水涟的谈话内容尽数相告。

许垂露理解她的顾虑,不再追问。

而苍梧话锋一转,忽对萧放刀开口:“除非,萧宗主告诉我杜元冬的真正死因。”

萧放刀眸光微动,继而淡笑:“这话问得蹊跷,难道你不信他是我所杀?”

“我当然信你的本事。”苍梧沉声道,“但杜阁主也不是废物,他功夫不及其余四派掌门,仍敢赴天门抗楼玉戈,自是有所倚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