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2 / 2)
析木看着他的模样,心底一片了然,便干脆搬了石桌石凳,从头开始说起来。
盘古大神开天辟地,身躯变做山川河流,山川占地气聚灵气,化形之后成为山神水伯。昔日四尊大神还未神隐时各有所辖,伏羲管天,女娲管地,西王母管生灵,神农管山河。那时候女娲还没有创造人类,天地间的神明与生灵经历了一段漫长又和谐的时光。
天神熏池,就是在那个时候,到了敖岸山。那时的敖岸山不宏伟也不险峻,在洪荒早年诸多的大山,比如昆仑,不周比起来,实在是太过渺小,小的连山神都还没孕育的出来。但是熏池就是选择了那里作为自己的居所。天神从奎山盛来玉膏埋在山阴,从昆仑移来灵木载种在山阳,挖渠道让周边的河流来此循环,又在河道边载满灵草。敖岸山在熏池的改变下日益繁茂,然后有一天,重光出现了。
那是一个傍晚,夕阳西下,当时的太阳离地近,晚霞映红了整片天空,连地上的草树河流都沾染了火焰一般的颜色。
熏池就在漫天的红光之中看到了一个人,遥遥的站在草地上,一阵微风拂过,吹起他及地的长发。他回头的那瞬间,熏池只觉得这绚丽的晚霞都失去了颜色。
熏池给他取名叫谢重光,教他语言文字,带他去众神的聚会,和他一起去女娲的新子民——人——的集市游荡……
两人就那样形影不离的度过了千年的时光,连黄帝与蚩尤的大战都没能打扰到他们的平静生活,直到一天,山脚下的河流里,开始不断的飘来妖或人的尸体。
第二次的封神大战,初始只是修道人的争执,一者说,只有人才有资格修炼封神,一者说,凡是求道问仙之人,不管披毛戴角,还是湿生卵化,都该一视同仁。之后牵连却越来越广,几乎所有的妖,人都波及其中,甚至连天上的众神都分成了两派。
与日益增多的尸体相应的,是不断有人上山问熏池重光的意见,重光是山神,天生的偏安一隅的性子。但熏池却有其他的想法。
他说,“如今九天上的众神,一部分是当年黄帝绝地天通带去的部下,一部分是之后的各种生灵通过苦修获得了飞天之力,去得九霄才被封的新神。这其中复杂非常,恐怕事情不能善了。”
再问他支持哪一方,熏池却是看向了重光,略带忧虑的说道,“若真说来,重光也是披毛戴角之类,如今众人都记得他的身份,年年有人上山祭拜。等到万年后往事都被遗忘,那他是不是也要被当畜生看待。”
熏池就是这样简单的选择了自己的阵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居所多一点,还是为了重光多一点,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熏池死在了最后一战——对争斗并不积极的他最终还是瞒着重光,独自一人去到了极北那片众神的墓地。
最后那一场战争,对方派出了玄粦上神。玄粦是应龙,也是没有神隐的最后一条应龙。当年皇帝与蚩尤大战,应龙一族追逐蚩尤的残部到极东之地,之后就一直盘踞在东南方。黄帝放了他们自由,只要了一个人质,那就是玄粦。后来东南方的应龙逐渐消失踪迹,玄粦却一直周旋在九天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也越来越尊重,被封上神,但他依然只是一个人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