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页(2 / 2)

加入书签

“她才懒得管。”沈砚冰母亲很忙,很少会限制她什么。

记得她小时候,正是这些洋快餐风靡年代,但她的母亲郑曼女士从不吃这些没营养的东西,也就没带她来过。

这些回忆平日里极少想起,现在想来,沈砚冰也没有多深的感慨。

她以前也像沈悦然这样悄悄违逆母亲的话吗?大抵是没有的,她从来是直接同郑曼女士说,无需掩瞒。

从滨城到沙城飞机不到两个小时,沈悦然大概是先前太兴奋了,气流平稳后就睡得正香起来。

出机场来接两人的是沈砚冰的表姐夫,几人都不太熟,只客气的聊着近况。

沈砚冰在车内还戴着遮阳帽,阳光无差地刺入眼睛,比在滨城还要热许多。

沙城名字虽然带了个“沙”字,却是实打实的南方城市,暴雨来时简直要把整个城市都淹了,太阳一出来由要把人都晒化,火炉城市名不虚传。

车内的空调冷气已经开得最大,沈悦然一直在冒汗,一点撒泼打滚的力气都给晒没了。

沈砚冰被这天气扰得也没什么说话的耐心,奈何开车的亲戚还在试图打破僵局。

“姑姑说你还是去了滨城大学?怎么不考虑沙城这边,和家里人也有个照应。”

沈砚冰把帽檐往下拉,遮住半张脸挡住阳光,有气无力:“沙城这气候。”

表姐夫哈哈笑起来,“滨城没这么热吗?”

“对啊。”沈砚冰应和,这是实话,但当然不是理由的全部。

沙城大学比滨城大学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以她的履历,留在名校沙城大学并不是难事——更别说她的母亲本就是这的知名学者。

但她并不想钻进这所谓的学术圈,在沙大严苛的聘任竞争制度下焦虑。

已经受够了这种无止境的比较,沈砚冰在朋友们的不理解下选择了更为宽松的滨城大学。

——滨城的经济在国内前几,环境也颇为宜居,高校引进人才的补贴待遇也很好,她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

表姐夫是沙城某家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年纪轻轻事业有成,在和人打交道方面更是如鱼得水,原本不欲多言的沈砚冰也多说了几句。

“你表姐最近又在捣鼓什么书法展览,说是和书协一起办个比赛。”

沈砚冰略显惊讶:“她之前不是在说要办画廊吗?”

“你还不知道她,想一出是一出的。”表姐夫笑起来,“自从去年她当上了书法杂志的主编,就开始成天为这事操心。”

沈砚冰笑起来:“她也有看得上工作的时候?”

“生活啊,偶尔还是要收一收心。”

沈砚冰的表姐郑珂比她大三岁,两人从小关系不错,后来各自分别在不同城市,就慢慢疏离起来。

和学业出类拔萃的沈砚冰不同,郑珂的天赋基本都点在了艺术上,国画书法更是深得大师外公的亲传。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