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7页(2 / 2)

加入书签

李旦跟李显小时候就属于那种被老师经常告状的问题学生,不上学之后,同样也是那种经常会被御史言官拿来刷政绩的工具人,李显是个脸皮厚的,对此从来不在意,李旦却觉得不爽,偏偏他又拿这些人没什么办法。只要躺平了,他们就没法拿我刷政绩,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就藩吧,起码在封地上,只要自己没闹得天怒人怨,那么,就算是偶尔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地方官员也只会睁只眼闭只眼给自己打掩护,免得影响自己的前程。

李旦带着满心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走了,李悦却愈发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

果不其然,李旦走了还不到二十天,估计李旦自个也就是刚刚返回洛阳没几日,李弘就薨逝了。

虽说对于李弘的死,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事情真的发生之后,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后,其实都很伤心。李治是真的对这个儿子给予厚望,如今前些年的教导还有期待可谓是都打了水漂,这让李治简直是难以接受,他执意要追封这个太子儿子做皇帝,群臣被这番骚操作弄得目瞪口呆。自古以来,做皇帝的都是追封上头的长辈做皇帝,比如说,李渊做了皇帝之后,将老李家往上五代祖宗都封了皇帝,武后登基之后,也追封了武士彟,嘉靖皇帝以小宗继大宗,为了跟朝臣作对,或者说是树立自己的威严,也是硬顶着朝堂的压力,一定要追封自家生父做皇帝。同样搞出了这一套的还有宋英宗赵宗实,总之,大家要追封,都是封自个的父辈乃至祖辈,谁家来追封自家儿子啊!结果李治是什么人,他当年能顶着压力,先是纳了武后入宫,然后让她一直坐到了皇后的位置,可见这人其实是不讲什么规矩的。

因此,李治这边坚持,武后也不在意这个,毕竟这也是自己儿子,也跟着赞同,朝堂上群臣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也没法说。尤其,朝堂上好多臣子其实是受过李弘的恩惠的,李弘脾气好,性子仁厚,一些大臣犯了什么过错,李弘这边私底下帮忙说几句话,说不定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去否决人家的死后恩荣,岂不是恩将仇报。何况,帝后二人死了精心培育多年的爱子已经够伤心了,你居然在这个时候给他们泼冷水,不要命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