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1 / 2)
说白了,李悦硬件条件不给力,就算在家是主人,但是,他有什么想法,下面人只会觉得是小孩子胡闹。好在转机也差不多来了,因为李悦开始读书了,朱娘子以前大字不识一个,也就是进宫之后,跟着认识了几个字,对于书本上的东西是非常信奉的。有朱娘子支持,先搞出点动静来,高正看到了其中的好处,自然也就没话好说了。
作为先帝之子,李悦要读书,自然不是在家找个西席开蒙,而是要去弘文馆的。弘文馆常年也就是几十个学生,算是典型的精英小班教学,里面上学的都是皇族贵戚,勋贵京官之子,以前的时候,这边上学的都是半大少年,但是呢,当年那些少年的下一代都生出来了,李治其实跟之前那一批不是很熟,毕竟贞观年间,大多数的宰相功臣之子其实都是跟在他几个兄长后面混的,李治跟他们年龄差距有点大,因此,干脆又在弘文馆中另外开了班,教授的就是蒙童或者是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这算是给这些老臣还有宗室的恩典。
在入学之前,李治就特意给这个唯一还留在京城,还需要读书的弟弟送来了一大堆的赏赐,就是全套的学习用品,各种书籍,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高正见了,几乎要喜极而泣,这可是给王府省下了很大一笔,然后,他就开始张罗着给李悦选两个书童。
他们这些蒙童在开蒙这几年是允许带书童的,毕竟,他们这个年纪,还没什么力气,不说那么多学习用品了,就算是研磨什么的,对他们来说,都是有些吃力的,不过等再大一点,书童最多也就是将他们送到弘文馆门口,不能再跟进去了。
李悦是抱着有可能见到几个历史名人的心思去上学的,但是,历史名人没见着,见着的只有他们的子孙。
第3章
实际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硕果仅存的已经不多了,有几个贞观初年就过世了,还有几个呢,又掺和到了诸如李承乾造反之类的事情里头,等到李治登基之后,留下来的那些,除了少部分人,比如说长孙无忌,其他人都很低调。像是李绩,李世民死之前找了个借口将人打发了,等着儿子上位之后施恩。这种事情美其名曰帝王心术,其实谁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你对上寻常人,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确没问题,但是李绩这种战场上做惯了统帅的人精,你干这种事,人家就算是什么也没说,其实心里头什么都明白。不过难得糊涂嘛,李绩如今地位崇高,曾经在军功上头胜过他的如今差不多都挂掉了,李绩如今就是军方的大头目,他的长孙李敬业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已经授了官职在千牛卫里头混资历,而弘文馆里头也有李家的人,是李绩的小孙子李敬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