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1 / 2)
跛脚道人继续着他嘴里的好了歌。
“老神仙前来可为何事?”贾史氏有些紧张道。
癞头和尚便问了宝玉何在?
贾史氏连忙让人将宝玉抱了出来。
“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三载矣。”话音刚落,贾宝玉脖子上原本不见的通灵宝玉突然出现了。
如此神通,看着贾史氏跟身边的人震惊不已。
“施主,宝玉命格不凡,不得与世间浑浊之物常相伴!切记切记!”癞头和尚认真的看着贾史氏,开口道。
虽然没有明说,可贾史氏就是知道他口中浑浊之物说的是甄宝玉,顿时喜极而泣,连忙点头应允。待贾史氏还要多问的时候,这二人又飘然而去。
见状,贾史氏就更加确认这二人的不凡,抱着恢复聪慧的宝玉,喜极而泣。
两个宝玉的遭遇很快就被宫中的太上皇跟皇上知道了。
“这二人的身份究竟是谁?为何对着两个宝玉,不同的态度?”太上皇突然有种不受控的感觉,做了将近五十年的皇帝,他最不喜欢就是这种不被掌控的感觉。
仁德帝沉思片刻道:“贾宝玉离了玉就变得木讷,甄宝玉没有玉却跟贾宝玉有玉的时候相同秉性,而这一僧一道不管身份如何,但是他们二人看中的是贾宝玉是错不了的。至于他们的身份,儿臣就不得而知了。”
“都说贾宝玉生而不凡,究竟是如何不凡?吃胭脂的不凡么?”徒烨熙对着不过三岁的贾宝玉,很是不喜。那个通灵宝玉也让他觉得很是奇怪,这玩意儿总给他一种不太好的感觉。
“青埂峰究竟是什么地方?”太上皇突然问完,就让人去查。
仁德帝也有疑问,连忙道:“快派人去看看甄宝玉有没有醒来?”
“且看着吧!”太上皇看着孙儿并不在意的样子,心中很是满意,扭头对着儿子道:“身为帝王,应该有海纳百川之容,这二人可关注,只要让其不出自己的掌控,便不必过于忌讳。世间不凡之人举不胜数,是防备不过来的。且不凡亦要看是如何不凡?若能为己所用,又有何惧?”
仁德帝连忙拱手道:“父皇说的是,儿臣受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