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页(2 / 2)

加入书签

“酷吏不死,人心就难以安稳,可是他们所作的恶皆受上意指使,圣人不想做过河拆桥而寒臣子之心的事,因此谋反罪便成了最好的借口,即便诸臣心知肚明。”

“你是说,周兴会倒台?那我...”萧至崇开始变得惶恐不安。

“你想害的人,比你自己还关心你的安危。”

“你适才的话...是什么意思?”

“阿兄,迷途知返吧,武承嗣不会赢的。”

听明白了全部话意的人颤抖着身心无奈道:“登了船,哪有那么容易再回到岸上呢,哪有那么容易...”】

“主人?”家僮弯着腰轻轻呼唤道。

萧至崇深吸了一口气长叹道:“时局有变,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  凤阁就是中书,所以小王是中书舍人(权职蛮大的)

中书舍人六人,资历最老的一个判本省事务(中书省)称为阁老,有专门负责草拟诏书与敕令的称为知制诰,其余几人分押六曹事务(尚书省六曹)

第82章 求难得

——咕噜咕噜——

车夫搀扶着王瑾晨从马车上下来,伸手拂了拂红色的衣袖旋即抬头望着正前方的门匾,踏足神都已经整整一年,而登门却不过寥寥数次。

看门的家奴见着高官颜色的公服,连语气都变了,似乎不记得从前是如何冷眼相待的了,“家主在府中备好了晚膳,官人请。”

王瑾晨踏入萧宅的前院,瞧了瞧左右栽种的常青木,“七姑娘可在家中?”

跟随她的家僮恭敬回道:“在的,七姑娘回来后便没有再返回长安了,一直在府中休养。”

宅内的过道路过一些奴仆,纷纷忍不住好奇侧头偷偷观望,自萧安介故去,府上已经很少有高官穿着公服登门了,士庶穿衣有别,连服色都有限制,一身红衣便在府里极为显眼。

中堂旁侧宴厅内,萧至崇辗转于席间检查着菜品,旋即背起双手盯着父亲生前题字的屏风出神。

【“阿兄选择武承嗣,武承嗣就一定会赢吗,储君争夺非同儿戏,皇嗣尚在东宫,且改武姓,天下血亲,一脉相承,侄可亲得过子?可有听闻历代帝王中有子而让侄继位之事?”】

“家主,凤阁舍人王瑾晨到了。”

一阵淡雅的清香从厅外飘入屋内,酷似麝墨的味道,让人不难猜到入内的是个书生,萧至崇迎上前,“萧某还怕王舍人不愿意来呢?”

王瑾晨收起心中怨恨,微笑着入内,“王某倒是想来,可是又怕萧大公子不喜。”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