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1 / 2)
“哦?”
萧若兰端详着一只洁白无瑕的玉杯,“难不成天底下真有人胆大到敢折天子之剑?”
--------------------------------
几日后
城楼上的旗帜被换下,重新挂起的旗子不再是唐字,朝廷百官们心里的石头与恐慌总算落下,随之而来的是李唐旧臣的落寞与伤怀。
崭新的旗帜上刻着一个个醒目的周字,如同这新朝熠熠生辉,绿袍官员登上城楼迈着从容的步伐轻声走近,“右相在伤感李唐的大好江山么?”
“如今说这种话是要杀头的。”岑长倩负手站在城楼上,满眼都是昔日洛阳城的风光。
“周也好唐也罢,这都是我们中原人的疆土,百姓不会管皇帝姓什么叫什么,他们只会在乎当朝皇帝是否宽仁,只会在乎自己的温饱,只有位于尊者与卑者之间的士大夫们才会在乎天子的姓与人,因为这是一场关乎他们生死的赌注,胜则胜,败则亡。”
“你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让我像你一样效忠新朝与陛下罢了。”岑长倩摇头,“陛下用人的眼光并不逊色太宗皇帝,只是将江山交给武家这一点…是最大不妥。”
“右相是想说当今宗室内没有能够继承大统的宗子吧,”王瑾晨握着城楼上的朱漆栏杆笑道:“敢问陛下难道无子?下官读了十余年的书,览遍古今奇史,还从未听闻过传侄不传子之事。”
岑长倩惊奇的望着这个尚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满腹疑云道:“你到底是哪边的人,又究竟是谁的人?”
王瑾晨收回手端在身前转身面对着宰相弓腰回道:“父母之子,君王之臣。”
岑长倩转身俯瞰着整个洛阳城,长叹道:“这样的盛世,如何能交到庸人手中呢。”
---------------------------
几日后。
深秋的风从神都苑吹向太初宫,内臣与宫人们穿梭在各个宫廊间。
“内舍人。”文昌台内臣将奏疏如数交给守在殿外的红袍女官。
“陛下说了,若是进言赞颂大周的上书就不必呈了。”
内臣摇头,“是右相与文昌台几位官员一同呈的。”
“右相?”女官将奏疏如数接过,“我会代为转呈的,你先下去吧。”
“喏。”
女官将奏疏呈进殿中,“陛下。”
“谁上的?”女皇批着手中关于立庙一事的奏疏,“阿谀奉承的话就不必让我看了。”
“是文昌台右相岑长倩的上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