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2 / 2)
“国朝国教,纵然不信也不敢不来礼拜,教与家虽不一样,但是国教承道家学说,我素来喜老庄,以往也会跟着母亲去观中祭拜。”
“姑娘您瞧,那是不是…”婢女一手撑伞一手抬起指着三清殿的石阶。
身材有些瘦弱的年轻男子与一个年级相仿的女子共撑一把伞,眉目含笑极是亲近。
婢女看清了李锦的侧脸后大惊道:“这不是李尚书家的小娘子吗?为何会同王公子在一起?”
素衣女子盯着看了一会儿回过头,“走吧。”
“姑娘,咱们就这样走了不上去问清楚么?”
“左右不过是得到一番结结巴巴的解释,听着反而心烦,有什么好问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太平公主挺畏惧母亲的,所以前期不敢明目张胆的揽权。
唐代的科举中了进士也不能立刻做官(进士只是个学历,学位)
要经过实习期,还有吏部考试,前几名有机会直接做官,官职大小按科目,秀才科上上第,明经上上,进士、明法,上第(授从八品内流官)
唐代有流内,流外,流内是指官,流外是指吏也就是俗称不入流,区别非常大,吏是下等人,官就是士级别了,士农工商,也可以理解为体.制内体.制外。
公主可不是个纯粹的烂好人哦,小王接了信也代表站了队。
第30章 两相误
“七娘!”
雨水滴落在桐油伞上顺着倾斜的脉络滑下,青砖上的积水将女子长长的素衣裙摆与士人襕衫的下摆打湿。
回头的是撑着伞柄的婢女,阿霖提醒道:“姑娘,是王公子。”
只稍做停留的人在听到婢女的提醒时仍然没有止步,婢女只得打着伞紧紧跟随。
王瑾晨从身后打着伞追上前将人拦住,“七娘。”
萧婉吟这才站定脚步,抬头直勾勾的盯着她,“有事么?”
“我…”王瑾晨紧握着伞,脑子里胡乱的组织着语言。
萧婉吟冷漠的从她身侧略过,“别忘了你的承诺。”
“我知道!”对着擦肩而过的人王瑾晨转过身回道,“七娘要我信守儿时的承诺其实是为了脱离萧家的束缚,从一个家到另外一家,这不能算是自由,可我不同。”
萧婉吟转过身,瞪着有些发红的眼睛,“你明白就好。”
“但我不信你做的这些只是利用,哪怕半分留念,我如今已经想起来了便再也不会忘记,我会考中进士,决不食言。”
-------------------------------------
初春的风仍旧寒冷刺骨,加上雨水的潮湿使得腿疾刚好的人一阵隐痛。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