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页(1 / 2)

加入书签

“两个都是二院的,”他继续说,指了指矮个子女生,“这个是外科医生罗如琦,本地人,跟你算是校友吧,毕业于南大医学院。”

南城大学分为两个校区,医学院单成一个校区,剩下的专业在另一个校区。叶昔言本科前两年在国内就读,学的金融,之后去了德国留学,对南大医学院一点都不了解。

她对罗如琦不感兴趣,没太在意。

“另外那个呢?”

“那位就厉害了,”何英正笑了笑,“二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院长,才29岁。”

叶昔言不自觉挑了下眉头,这人比她预想的要大三岁,还以为是同龄。

医学是靠能力排位的行业,二十九岁的副院长,的确不一般,年纪轻轻就能坐到这个位子上,放眼整个医学界也不多见。

何英正说:“她叫江绪,风绪的绪。不是南城人,S市来的。”

叶昔言径直问:“二院的人怎么会来这里?”

公益活动将跨越四个省级行政区十二个村镇,期间会穿过一些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以防出现意外情况,派医生跟队很有必要。不过一来就来两个,其中一位还是副院长级别的人物,委实大材小用,阵势太大了点。

知道她肯定没看宣传册和策划上的内容,何英正解释:“有几个地方要下乡义诊,江医生她们过来打头阵,到时候二院还会分派几队医生参加活动。”

叶昔言不太了解这些,闻言,了然点点头。

漫不经心地回头再望,门口的人群全都散去,那位江医生和罗如琦已经进去了,只剩邵云峰还留在远处。

志愿者陆陆续续下来,帮忙搭把手,一行人把吉普车上的物资搬到小货车上。

人员到齐的第一天,往常冷清的招待所显得极其热闹,镇政府派了三位干事前来,对所有人的到来表示欢迎,接应大家。

公益队伍要在这里驻留三天,明天开始就会进行相应的工作,今晚有关人员得一块儿开短会。

叶昔言不负责这些,可以不去。

搬完东西,她回到二楼房间,准备歇会儿,大热天顶着晒去市里运货还是挺累人。

北江镇招待所修建于九十年代末,乍一听很有格调,实则就是一栋两层的小平楼,设施配备一般,环境相对大城市的酒店显得寒碜,一个房间能睡两到三个人。

叶昔言的房间就是三人间,没有单独的卫浴,只有一个宽度不足一米的小阳台。

本来主办方是打算为团队安排镇上的特色民宿,但考虑到活动的公益性质,再三衡量,最终还是向镇政府申请,把住宿点设在了这里。

叶昔言倒是不嫌弃这样的居住条件,没有异议,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北江镇作为路线起点站,整体来看还算是不错的了,等过几天去了别的地儿会更差,越往后越差,连住的地方都不一定能找到。不然主办方也不会给团队配备两辆房车一辆小货车,让采办那么多日用品和食物。

二楼过道里不断有人来往进出,东侧房间的门虚掩着,一股子空调冷气从门缝里冒出来。

里面有人。

叶昔言推门而入,一个反手再将门完全合上。

房间里,另外两张床前,分别站着两个人。

巧了,正好是江绪和罗如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