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1 / 2)
这样一个人,李贤因稍微费点脑筋就能猜到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报复自己,八.九不离十还是那几招,只是有些好奇他会怎么使用那些招数而已。
在李贤因毫不意外的等待中,报纸上很快出现了关于他和那家金融机构的新闻。
不知道是觉得自己被人坑了五百亿有些丢脸还是怎么着,这些明显是被特意顶到大众面前的新闻内容其实和真正的事实有一些差别。
事实上,是郑义宣先起了贪念,想趁着三星处于危机之中时,躲在背后踩上一脚,然后从中捞取好处。
如果他没有起这个贪念,也没有把自己的钱从卡里转出来,李贤因就不会有机会坑到他,是他自己给了外人黄雀在后的可能性,怪不得别人藏在一边收割他的资金。
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如果全都摊开摆在民众面前,可能一些善良的人会觉得他们两个完全是半斤八两的恶心,一个趁火打劫,另一个恶意谋夺他人财产,都不是什么好人!
兴许也有些不想背上骂名的想法,郑义宣在授意媒体发表相关新闻的时候,稍微隐藏了部分信息,很巧妙地扭曲了事件的真相。
在这一批的新闻中,郑义宣被隐晦地描述成一个在父亲进了拘.留所后积极管理公司、还稳定开拓副业、不断增加着自身阅历与工作经验的有为青年,他在开拓副业的途中与一家金融机构产生了合作,然后给了对方一笔巨款,在新闻形容中,这笔款项绝对是合法且合理的,是在为某个正经生意做准备。
然后李贤因就冒出来了,用极其恶意的手段毁坏了这家金融机构的声誉,然后强行收购了他们。
这之后的内容倒是和真实状况相差不大,只是着重突显了李贤因占着钱不还的事实,李贤因这个当事人看了倒是没觉得被冒犯,反而感叹于郑义宣的思路灵活,不仅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版面,还在各个论坛与软件讨论区带节奏,企图让更容易情绪上头的年轻人为自己冲锋陷阵。
郑义宣明显比父辈更能看清如今的舆论环境由哪一部分人掌握着,每天都在网上冲浪且更容易受片面信息蒙蔽的年轻人们才是掀起骂战的主要群体,可没见哪个为生活所累的中年人还有闲情逸致上网八卦的。
李贤因登上CY,随便刷了一下首页,很快就能看到这个神似朋友圈的平台上也有人在发金融机构的事儿,满屏都是“没想到李贤因是这样的人”之类的话,仿佛在他们心里,李贤因原本有多么高尚似的。
随后,舆论很快向着不相关的地方发散,很多人从这件事儿联想到了还在进行中的群体官司,正在用群体官司的事儿佐证李贤因的冷漠和恶毒,曾经那些说他的起诉有利于改进网络环境的人这会儿也没了踪迹,只有跟风怒喷的人在从各方各面抨击李贤因,好像他的存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第163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