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2 / 2)
原来他是卫国公家的公子……
云晚箫明白了这层关系,倒也颇有些好奇,这样一个如她瘦弱的公子,究竟能献出怎样的战策?
布战图在杜家公子双臂间打开,云晚箫只觉得有股热血冲上了心间,仿佛隐约听见了沙场上的厮杀声。
朱墨勾勒的江山中,特意标明的吐蕃可能走的路线,就像是一个巨叉,轻而易举地刺入大唐的帝都长安。
天子李豫看得心惊,郭子仪也看得心惊。
卫国公杜鸿渐苍老的声音响起,“犬儿近日伤了嗓子,未免惊了圣驾,故而由老臣来给皇上解说,这一战,究竟胜算在何处?”说着,杜鸿渐手指指在了那巨叉的三个尖上,“这三处来势甚猛,我大唐元气未复,若是强行抵御,只会换来损失惨重的代价,故而,不可挡。”
郭子仪点头称是,明白了杜鸿渐的意思,手指指向了巨叉与柄所连之地,“若是截断此处,定能挫了敌军之势,后军再猛,也失了锐气,前军再狠,也断了势子,这是我军唯一的胜机。”
内侍将参茶献上,李豫喝了一口,觉得此战有了胜机,不觉开怀了几分,笑道:“那一切便依二位之策行事,朕只求能不靠回纥,大唐真正赢他一场!”
杜鸿渐抱拳低头,“皇上,老臣与令公已老,也只能献策,这一战的成败,恐怕皆在云将军了。”
云晚箫一惊,他言下之意,不外乎只有一个,便是由她带兵完成这截断军势的险棋!
郭子仪点头道:“老臣身老,虽有心当此重任,可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放眼当今天下,唯有当年带着三千子弟兵撕开潼关防线的云将军有此威望,足以带最少的兵,再建奇功。”
“敢问老令公,此战,容末将带多少人马?”云晚箫倒吸一口气,既然避不开,只能一条路走到底了。
郭子仪为难地看了看杜鸿渐,又看了看天子李豫,“如今神策军难动一兵一卒,唯一能调给将军的,还是三千。”
李豫脸色一沉,定定看着云晚箫,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云晚箫轻咳两声,问道:“敢问皇上,今次吐蕃来犯多少人?”
满殿静默,忽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