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页(1 / 2)

加入书签

徒明义是来听审的,坐在一边喝着茶打着哈哈,等林家人说完了一轮,这才笑眯眯地朝林宁道:“我们两个这些年做的那些买卖满京城都知道,多少人看着眼红想入股,为的什么?不就是因为挣钱吗?我倒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亏待了你,没把分红给你吗?你怎么就穷成了这样,需得去骗小姑娘家的嫁妆?”

徒明义这话看似挤兑林宁,实则是在为他撑腰。尤其他今日亲自到场坐镇。林宁心中不免一暖,徒明义此人虽然有时候脾气不少,还有些中二病,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二人这几年越发处出了几分忘年交的味道。

“哪有人嫌钱财多的!”林家人也知,必须拿出点干货来了,口说无凭,从怀中掏出几封书信让衙差递上去,“这是堂兄写给我们的书信。信中言明了将侄女将托给宗族。按道理林家又不是没人了,宗族尚在,侄女自然有宗族护着,哪里有交给外人的道理?”

吃瓜群众纷纷点头。

“可惜国公爷势大,当日丧事过后,直接让贾大人带了侄女来京,是半点没将我林家宗族放在眼里。侄女年纪小,又曾在外祖家做客一年,与外祖家亲近,她年幼不经事,自然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哪里想到……”林家人一抹眼泪,颇有些痛心疾首,“只可惜我们没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侄女被人带走。本来还想着好歹是外祖家,待侄女必然也是好的也就罢了。”

“只是堂兄就这么一滴骨血,我们总要亲眼看着她过得好才行。便借着年关上送年礼来京一趟。没料到与贾家老太太这一会面。才知晓这事儿不对劲。明明堂兄言明将侄女交给我们。却不知为何国公爷同老太太说,是堂兄答应了将侄女托付给她的。国公爷竟是连老太太都瞒在鼓里。”

“老太太是个明事理的,也是真心疼侄女。所以,便想着由侄女自己决定,但不论往后随谁,这她的嫁妆总归是她自己的。结果,却谁知,国公爷说堂兄答应了将嫁妆由他处置,便是侄女要挪用,他都不肯。”

“我们想着这恐怕是国公爷不相信我们,好在我们也只是想侄女过得好,又不是贪图她的嫁妆,便说,堂兄曾说将侄女许配给贾家二老爷的嫡次子宝玉公子。既然两个孩子是有婚约的。这嫁妆早晚是要入二房家门的。不如将嫁妆给二房,或者给老太太也使得。我们不沾手,想来国公爷也能放心。”

“却谁想这下国公爷非但不同意将嫁妆交付,还否认这门亲事。说我堂兄不曾定下过这门亲,甚至说,堂兄曾嘱托他往后侄女的亲事由他说了算!将嫁妆交给他,让他打理,连侄女都不得碰。还让他为侄女安排亲事。这怎么看怎么不对!这将我们林家宗族放在哪里?即便不说我们林家,国公爷上头还有老太太呢!堂兄万没有撇开林家自己人,撇开老太太,单将所有事都托付给国公爷的道理。”

“况且那嫁妆是侄女往后的依靠,婚姻大事更加是侄女一生的命脉。国公爷此举不得不让人深思啊!”

虽然没直接将话说绝了,这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把着嫁妆不妨,连人家的婚事也不妨,摆明了是想拿着婚事做幺蛾子私吞了嫁妆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