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2页(1 / 2)

加入书签

雪鸢在旁边帮腔:“这可真是。便是穷苦人家也是男人在外撑腰,万没有让女子做顶梁柱的。”

明嬷嬷眼神扫过来:“莫要谈别人家是非, 回头连累了姑娘名声。”诸丫鬟们才静声不语。

黛玉在外面却都听见了, 她面上装什么都不知道, 心里却有些同感。

大舅舅家再不济也是个工部员外郎,要知道本朝正儿八经的进士先是进翰林院, 再从翰林院出来也不过是个主事之类的小官,还要给舅舅当下属呢。

家中背靠着贾府这棵大树, 老太太又疼爱大姐姐, 有她老人家做主,王家舅舅又有些实权,尽管能够找到一门殷实的好亲。

若是再心气高些, 就是攀上一门公侯府邸当正妻也是使得的。何必又巴巴儿送进宫里做一个小小的女史?

黛玉再仔细想一想, 先前薛宝钗进京也是打着参选的名号, 只是后来薛蟠犯了法的事情被有心人捅给初选的太监, 才被上面给撤了名单。

想到这里黛玉联系前因后果便有了几份了悟:贾家日渐式微,舅舅们那一辈又都不是扛得起的人才,为了永葆家族基业, 便都一个个想出了由女儿家去扛起这大旗。

至于这些女儿们的喜怒哀乐,便真的是漠不关心罢了。

大姐姐曾经在省亲时哭过,可见宫中生活并不尽如人意, 而薛宝钗至少还有几分青云志,因而黛玉对大姐姐多些怜悯。

说起薛家,薛家是皇商出身,眼看这最后复起的机会都没有了, 又因着被划掉名字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宝钗和薛家都不谈论此事。

宝钗自己倒有一次语气冲冲的跟宝玉抱怨:“可我没个好兄弟做杨国忠”,可见心里对自己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兄弟还是充满了怨恨。

黛玉收起思绪,见得自己房中的丫鬟各个忙忙碌碌,有的准备纱绫、有的置办金银器皿、有的清点古董文玩,务必保证黛玉在外面住得舒服,不由得笑了起来。

过去如何又怎么样?重要的是今后的路怎么走。

跟父亲话别后,黛玉就去了贾府,先去拜访了外祖母。

贾家老太太仍旧跟过去一般精神矍铄,看见黛玉一叠声的说“好”,又拉着她的手四下打量,生怕她哪里有些闪失。

又问明嬷嬷和喜嬷嬷:“费心你操心我外孙女,我瞧着提点得很好。”

明嬷嬷、喜嬷嬷忙告礼:“照看乡君是皇上旨意,老奴不过尽了本分罢了。”

当下鸳鸯就端着一个红盘,上面摆着两朵福字金钗,贾母道:“两位忠心耿耿,我这里有个小物件相赠,聊表谢意。”

这已经算是很厚的礼物了,两位嬷嬷忙谢过,收下礼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