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2页(1 / 2)

加入书签

目送重奕的背影彻底消失在院子门口,宋佩瑜捏着鼻子饮了盏姜茶防患于未然,才去书房处理文书。

用来放文书的木盒果然已经塞得满满当当,甚至都溢了出来,最上方的那封文书却出乎宋佩瑜的预料。

既不是来自洛阳也不是来自咸阳,而是来自黎国。

近两个月赵国与燕国打得如火如荼,黎国也不安稳。

黎国各方势力的力量过于均衡,直到老黎皇彻底下葬,也没选出让所有人都能服气的新皇。

国不可一日无君,就算黎国的诸多势力再怎么不甘心,他们也明白,新任黎皇的人选不能继续拖下去。

就在黎国克服千难万险,终于选出个勉强让大家都能接受新皇人选,开始筹备新帝的登基大典时,燕国的消息开始源源不断的传入黎国。

燕国孝帝驾崩,诸多亲王薨逝,孝帝五皇子继承皇位,改年号明正。

赵国突然对燕国出兵,快速拿下燕国边境七县。

昔日的燕国叛臣赵国永和帝,手握燕国庆帝留下的遗诏,反而成了拨乱反正的忠勇之士。

就连赵国不打招呼就对燕国出兵的行为,都是赵皇奉旧主之命,为旧主复仇。

……

在黎国的认知中,就是燕国和赵国突然打了起来,而且燕国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毫无招架之力。

黎国人的嘴刚咧开,就发现他们笑得太早了。

赵国毫无预兆的对燕国出兵的第十天,陈国也毫无预兆的对黎国出兵。

陈军没有黎国先皇的遗诏,却有许多黎国世家的支持,攻下黎国的速度竟然丝毫都不比赵国攻下燕国的速度慢,甚至还能更胜一筹。

多亏了黎国内不止有陈国的内鬼,还有赵国的内鬼,黎国才能得以喘息。

宋佩瑜惊闻黎国的变故后,立刻动用在黎国的所有人手,也只是拖慢了陈国攻破黎国防线的速度。

还是那句话。

赵国发现黎国有可乘之机的时间太短。

而且赵国的所有精力都放在燕国身上,根本就无暇再兼顾黎国。

不是不能双线作战,但风险太大。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陈、黎、燕突然达成同盟,共同抵抗赵国的情况。

权衡利弊后,赵国只是在赵黎边线增兵,却不打算出兵。

极少数贴着赵国标签的黎国世家,已经陆续从黎国撤离,暂时在卫郡落脚。

等到黎国的动乱彻底平息后,他们才会决定究竟要迁往哪里。

还留在黎国的人,传给宋佩瑜黎国的最新消息,。

有人发现黎国世家除了联系陈国和赵国之外,还有世家在悄悄联系楚国,已经成功与楚国取得联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