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页(1 / 2)

加入书签

“臣给陛下请安。”宋佩瑜弯腰行礼,没等到回应就眼观鼻鼻观心的肃立在原地,安静的等待永和帝处理完手上的折子。

良久后,永和帝才放下笔,像是刚发现宋佩瑜这个人似的,对宋佩瑜招手,“来”

宋佩瑜停在距离永和帝三步远的地方,目光落在茶盏上,既不会冒犯永和帝也能将永和帝的动作都收入眼底。

“怎么如此拘束?”永和帝突然笑出声来,指着桌子边的椅子道,“坐,我们随便说说话。”

宋佩瑜依言照做,面上却始终紧绷着,全然没有往日的从容。

永和帝似乎觉得宋佩瑜这副少见的模样十分有趣,特意多看了几眼,将桌子上单独放着的一沓奏折递给宋佩瑜,语气辨不出喜怒,“折子看得朕头疼,你来帮朕读会儿。”

宋佩瑜自然不会用不合规矩的屁话找不自在,恭敬接过奏折后,一本正经的开始念。

巧了,是阳县县令的请安奏折。

赵国毕竟只有一州之地,虽然称之为国,除了咸阳之外却只有县镇没有州府。

因此阳县县令的奏折才能直接到永和帝的御案上。

说是请安折子,内容却又夹杂着阳县的春耕,别说永和帝了,连宋佩瑜这个只负责念奏折的人都觉得头疼。

总共二十多页的奏折,先是三五页对永和帝的真诚问候,然后是半页正事,紧接着是七页半的篇章用来引经据典的拍永和帝的龙屁,又毫无预兆的有两三句话是正事……最后再以拍马屁结尾。

宋佩瑜自认记性算不上差,这份折子念完后,却不能肯定他有没有将所有正事都记下来。

抬起眼皮,见永和帝仍旧是半眯着眼睛靠在椅子上的姿势,宋佩瑜将念完的奏折放在另一边,拿起第二个奏折。

还是阳县的请安奏折,这次是来自阳县指挥使的奏折。

看得出来这份奏折的内容全都是阳县指挥使自己完成,没有请代笔。不仅有错别字,连引经据典都能将百家经典毫无道理的串联在一起。

偏生这位指挥使还抱着和阳县县令攀比的心思似的,明明肚子里的墨水都用光了也不肯认输,最后居然还抄写了份古文说要与永和帝共赏。

放下第二份奏折,宋佩瑜不动声色的呼了口气,才去拿第三份奏折。

“臣御史台陈贺奏上,东宫伴读宋佩瑜蒙蔽殿下、把持东宫,屡次以东宫之名行不义之事。今有八桩罪,皆铁证如山,请陛下明察。”

宋佩瑜暗道声‘来了’,恰到好处的停在这里,抬头去看永和帝的脸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