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页(1 / 2)

加入书签

这种不同,主要是在态度上。

大概是先前提到的那位文官文张大人,已经带了人来,所以整个队伍的风格气质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她抱着剑,坐得离他们都远远的,有点疲惫,但比起疲惫更多的麻烦挠头。

这里毕竟还是宋国的疆土,所谓的追兵会源源不断,春风吹又生,这都不算什么,让她挠头的是,别看她现在镇定自信,其实真到了京城该怎么做,却一点头绪都没有,况且,她还要防备她的“亲娘”,不知道对方到底想要做什么。

这么多天,她一直没有机会认真的想——亲娘到底是谁。

如果,对于父亲的身份,她猜得没错,那母上到底为什么要收养她,为什么会掩盖她的身份,为什么将她当亲生的养,为什么愿意让她成为大理城的少主。

她当然愿意相信,她过去十几年的生活都是真的,无论是天龙寺的长辈们,还是母上和姨母,对她的感情都是真实的,但她还是感到心中一阵紧缩。

这些问题,她只要一去想,就会觉得面前有一个黑漆漆的深渊,让人头晕目眩,仿佛随时要跌落下去。

顾惜朝的话,虽然没有让她动摇,但还是让她心情不好。

她知道这和连日的逃跑,紧张的状态有关系,她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状态的经验,所以还不太会调整心情。

有一根弦一直紧绷着,不得喘息。

她望了那群人一眼,他们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平日看不出来,到这时候,却能看得出,她只有一个人,只是她自己。

这并非是因为戚少商他们排斥她,段誉心里很清楚,始终不愿展露的人是她自己,造成现在结果的也是她自己。

她不会告诉他们她的真实姓名、武功和来历,她的想法和思维,显然和他们也有很大差别,和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话好说。

她的衣服,一直是最干净的,到现在为止。

江湖人都知道,江湖之中,“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一但结仇,宁愿斩草除根,不留后患,道理她都懂得,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干脆。

从最初的时候开始,其实她一直避免伤人性命,就算最开始正面打的两次,除了鲜于仇,她也只是让对方失去行动力。

这样做,未必比直接干脆的让对方死好,甚至干脆些说不定更慈悲,毕竟在这种纷乱的地方,失去行动力的人,活着也许比死还要惨。

但她就是不像戚少商他们那样,能干脆的下手。

她这样的心情,他们不会懂。

她是一个伪善者。

段誉不由得有些悲观的想。

等再见到花满楼的时候,他也许已经不认得她了。

就在这时候,她看到了一座轿子。

月色当空。

一顶木质的轿子,从不远处缓缓而来。

轿子四周有四个少年护持。

这四个人,让段誉有些眼熟。

逃亡中的人们都警惕的站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写到与大捕头见面的,但是今天状态不好,头晕眼花,有点发烧,所以只有这么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