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页(2 / 2)

加入书签

他挤到一个人的身边,指着楚辞,对其中隐隐为首的那个人说道:“尚恩兄,这人就是那个楚辞。前些日子他大言不惭,口口声声说我们国子监的学子不如他们区区一个县学的。只可惜我与其他两位兄台于口舌上不是他的对手,无奈只能败下阵来。”

“何必和这种只会惩口舌之快的人计较呢?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看几本书。”厉尚恩淡淡地道,他的不计较,不是因为胸襟宽大,而是因为自视甚高。

“尚恩兄说的极是啊,不知你还记不记得,今年省里的贤良方正匾颁给了谁?”

厉尚恩本以为那块匾额是他囊中之物,却没想到,竟被一个无名小卒夺走了。当初发榜时他也没去看,原来就是他吗?

“呵,区区一块匾额,又算得了什么?”他嘴里说着,脸色却冷了下来。

楚辞他们正把韵脚限了,准备做诗,忽然见刚刚止步不前的那伙人又朝这边走了过来。

“众位可是在题诗?你我同为西江省学子,不妨让我们也参加进来,一同题诗如何?”

厉尚恩笑着说道,用的却是不容拒绝的口吻。

“你可是国子监的厉兄?”楚辞他们这堆人里忽然有一个人叫了起来:“我有一个好友就读于国子监中,他说厉兄才华横溢,每次考试都排在第一位,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同凡响啊!”厉尚恩的颈侧有一红色胎记,这人就是根据这个,猜测出来的。

楚辞看了一眼那个拍彩虹屁的,正是刚刚与那朱姓学子争论,似乎是叫做苟天赐的人。

第102章 谜一样的光环

“我一向不擅诗词, 若只是同窗好友之间互相交流, 那写一写也没什么。但如若是存了比试之心, 要一较高下的,我还是不献丑了, 各位请自便吧。”

楚辞坦然示弱, 笑得温柔和畅。他这话一出, 谁也不能说他什么。人家已经明说不擅长了, 你还偏要和人家比试这个,那不是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了吗?

厉尚恩心里哼了一声,觉得这个楚辞果然是很狡猾的, 竟然以退为进。但他已经放出话来, 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于是, 楚辞就坐在一旁,看着他们题诗。其实自古以来, 写得好的菊花诗多不胜数, 他就是随便从脑子里掏出一首,也绝对能胜过这些书生一筹。

但是, 这到底不是自己的东西。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风格一般来说是不会变的,像是前一刻还在意气风发“数风流人物, 还论今朝”, 下一刻就变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在这以诗抒怀的古代, 别人会不会认为这个人是精分呢?

与其脑中的诗词用尽之后被人揭穿,还不如一开始就承认自己技不如人好了。

在他脑海里胡思乱想之际,那边一柱香已经燃尽,各人的诗也新鲜出炉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