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7页(1 / 2)

加入书签

两人身上的白大褂仿佛被晚霞染上了一层金色,脸上的线条也随之柔和了几分。

但这一切,都在时砚和时临的一个对视中打破。

时砚:机会来了!

时临:好机会!

两人非常有默契的从对方眼中得到了相同的信息,相视一笑。

时砚瞧了一眼那位婶子的脸后当即将对方身上的毛病全部报了出来,这还不算,但凡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时砚看过一眼的,就能将对方身上的毛病说个七七八八,让人目瞪口呆。

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而来,时砚没放过这个打出名声的机会,和时临一人一句,从街头到街尾,仅凭面诊,为整条街的人义诊了一回。

时临拿不准的就留给时砚,时砚都能将对方说的震惊不已。准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

两人一战成名,时砚更是因此得了一个“铁口神断”的名头。

那些私底下小动作不停,暗中给时砚找事的人面对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只好无能狂怒几句,不甘心的收起爪子,乖乖潜藏起来。

没了这些捣乱的人,时砚明显感觉工作进展的更加顺利,对这个效果非常满意,不愧他前面忍了对方好些天,给对方发挥的空间,任其自由蹦跶。

“我真是太善良了,扮演好一无所知的形象,没给对方一点儿难堪。”时砚如是感叹。

时临将手中的实验数据重新整理一遍,闻言点头:“是啊,你没给对方难堪,但是那位老先生和他的拥趸这几天见了咱们躲着走,暗中没少对着咱们翻白眼儿呢,是他太小气了。”

时砚来安城前,那位老先生是安城医院的代理院长,负责处理医院的大小事务,很得周围人的敬重。

那人一直反对上面空降院长的决定,认为空降来的院长根本就不了解安城的真实情况,很可能做出不切合实际的指导。

他一直的主张是:“既然都是为了革、命为了组织,那就应该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大家都是革、命工作者,为何有些人能提要求,一开口就要当院长,有些人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做着最苦最累的活儿?

我建议让两位小同志先在基层锻炼几年,等时机到了,表现优秀,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的话,慢慢提拔上来就是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是吗?组织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

胡搅蛮缠的劲儿十分足。

时砚之所以能提要求,是因为他手里掌握着青霉素方子,上层知道这个情况,自然不会同意那人的要求,这就导致那人越加看时砚不顺眼,自从时砚到安城,就处处与他作对。

那番话自从时砚来安城的第三天,就有人来悄悄找他说过了。

因此时砚应付起来驾轻就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