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0页(1 / 2)

加入书签

从大年初五开始,就陆陆续续有大排档回归。马上都初七了,再赖下去,东西上就全是油烟了。

只不过秦厂长一句话没说错,郑国强也没想到生意能好成这样。不是说产能过剩,一堆纺织厂被单厂都倒闭了嚒,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想买。

所谓的调查,真的那么靠谱吗?

只可惜直销会只能持续这几天,所以得出的数据根本说明不了么么问题。

郑国强也感觉遗憾,要是能有个地方天天将这许多产品集中起来销售就好了,起码能让他们知道到底么么产品真的过时了,必须要淘汰,而又有那些产品只是没打开销路而已,实际上仍然有很多人需要。

黄宵宇在旁边收拾摊子上的东西。这几天他一直在灯市口卖二手手机,销量居然很不错。他甚至还卖出了两台二手电脑。当然,是白天收摊之后,他带人去店里出的货。电脑这样的大物件,不方便搬出来用。笔记本也不行,这边没办法展示上网功能。

这会儿,他听了郑叔叔的喃喃自语,忽而冒出一句:“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直接在网上卖,就相当于有家专门的商场,二十四小时都在出售这些商品。这还不占空间,不用出房租,不管卖得好买卖得坏,数据一目了然。”

郑明明却摇头:“不行,能用得起电脑的人跟到摊子上买毛巾的是两拨人。他们的经济条件完全不一样,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

这是她听曾老师给妈妈分析幸福里线上商城销售情况时说的,出乎大家意料,商城里贵的东西销量反而不错。倒是那些大路货,卖的只是平平。

就是因为传播途径已经无形间对客户进行了一轮筛选。

这些顾客更加倾向于高品质商品。而有的时候商品的价格标签有意无意间就向人们展现了它的价值。

陈凤霞听的时候也感觉不可思议。这跟十几二十年后的网购还真不一样。

现在,女儿提出了这个问题,郑国强就不得不皱眉头思索。放弃网络销售太可惜,毕竟这个成本要比专门弄个门面找人盯着卖东西成本小的多,而且通过邮购的方式,这相当于在全国各地开了无数家销售点。

但顾客看不到也是个麻烦事。

郑明明自言自语道:“如果有电脑的人就像货郎一样挑着东西到村里卖就好了。大家想要么么,跟货郎说好了,下次他就带过来。”

她小的时候,陈家村的小店卖的东西少得可怜。外公外婆还有好多人都会喊相熟的货郎下次帮忙带东西过来。

大家好像都不讲价,带来了就买。

可惜现在上哪儿找这种货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