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1 / 2)

加入书签

中没落,看到的是董志和很多年风生水起。

消沉颓唐了很多年,也夹着尾巴过了很多年,到如今,早已疲惫,甚至对世情生出几分怯懦——真折腾不起了。

到京城一行,听得妹妹的心思,他就想试试也好,最终是败兴而归。

是,他没去见董飞卿,因为没勇气:就算董飞卿站在他面前,他都不见得认识。这些年过去,那孩子的样子,在他心中早已模糊不清,加之一点儿情分也无,相见定是自取其辱。

被妹夫言辞犀利地奚落了一通,他面色涨得通红,却只能低声称是,允诺下不为例。

不然能怎样?已在妹夫所辖的一亩三分地安家,方方面面的,就得低头做人。

兔园越来越热闹,讨论的话题千奇百怪的:

女孩子大多数热衷于讨论穿着打扮、家长里短,与亲人置气了,要送亲友礼物,都会到兔园征求意见;

男孩子热衷于讨论史书中一些有趣或是令人发指的人、事,学问上遇到不解之处,便虚心请教;

余下的一些话题,始终围绕着京城名人,程府中人、唐修衡、黎郡主、陆开林、姜道成、叶先生、董飞卿和蒋徽。

渐渐的,人们发现书院是真不管你说什么,言辞、话题都更加随意,有两日,竟然讨论起他们眼中的这些了不起的人物的样貌来,一本正经地要为他们分出个高下。男子这边,要比较出唐修衡、董飞卿、陆开林谁更俊美,女子这边,则要为蒋徽、薇珑分出个高下。

董飞卿听了,嘴角抽了抽,“这帮孩崽子,就欠饿他们几顿。”

“我瞧着也真是吃饱了撑的。”啼笑皆非的蒋徽附和道。

他们一笑置之,有些学生却对这种情形头疼得厉害。

到了初九,董飞卿这个月的四堂课已经讲完,以顾沅淳、林芳好为首的一些学生来找他,抱怨起兔园的事,前者道:“偶尔真是乌烟瘴气的,看半天,也找不到一个探讨学问的话题,我自己写吧,赶上他们忙着争论别的话题的时候,便没人理会。”

林芳好附和道:“是啊。我和几个同窗,也遇到了好几次这样的情形,再有用有趣的关乎学问的话题,放到那儿都没人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