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2 / 2)
这个锅不能叫胤禔背,于是康熙选择叫惠妃出来背负骂名,说冤枉其实倒也不算冤枉了她,事实上的确是她在拼命催,这个锅合该是她的。
胤禔本身不止一次劝过大福晋不要着急好好调理身子,偏惠妃这个婆婆无限给大福晋施加压力,弄得大福晋片刻不敢耽误,生完一个赶忙又是下一个,于是才有了今日这样的悲剧。
等亲眼看着自己的发妻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胤禔的心里也不由得对自己的额娘生起了些许埋怨,母子二人很是大吵了一架。
看着他怒气冲冲离去的背影,惠妃一时忍不住就哭倒在了椅子上,“本宫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他!当本宫想做这个恶人呢?本宫还不是希望他能早日有嫡子,好增加一些助力?他怎么就不懂本宫的良苦用心呢?本宫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啊!”
她又不曾想到儿媳妇这样没用,一个接一个的生女儿,身子也那般脆弱无用,不过是生了几个孩子罢了就死了!世上哪个女子不用生孩子?怎么就她这样脆弱呢?
好在惠妃也知道这话不能说,否则的话真是要叫人大开眼界了。
别人生孩子那是生一个缓几年,少说也是一两年吧,且最关键的是那是人家自己愿意生,而不是像大福晋这样,背负着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在拼命。
但惠妃显然不会这样想,只是满心怨怪,“本宫也不是想逼死她,纯粹只是意外罢了,如今可好,皇上怪本宫,胤禔也为了他媳妇怪本宫,就连宫里上下所有人都在背地里骂本宫是个恶婆婆,本宫这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身为婆婆想抱孙子有错吗?哪个媳妇像她那般,进门一个女儿接一个女儿的,四朵金花往那儿一站,本宫和胤禔的脸都丢尽了!”
第78章
正要来请安的八福晋就尴尬了,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听着里头惠妃说的那些话,想起冷冰冰的躺在棺椁里的大嫂,心里一时五味杂陈。
因着她家八爷是惠妃养大的缘故,跟直郡王格外亲近些,是以她与大嫂也比其他妯娌更走得近了些,平心而论,大嫂实在是个贤良淑德的女人,纵是这些年一直被催命似的撵着跑,被巨大的压力压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却也从未听见大嫂说过婆婆一字半句的不好,连抱怨一句都没有,所有的一切都自己默默咽了下去,或许也不乏与这相关,是以身子才败得那样快罢。
风华正茂的年纪,却骤然撒手人寰,丢下五个年幼的孩子……简直就是一场人间悲剧。
她原以为惠妃多少也会自责会后悔吧,却谁想竟听到这样一番令人气愤的言词。
大嫂连命都交代了,如今人就躺在棺材里,却竟是连一声好都落不着,反倒还要被数落被埋怨?埋怨大嫂肚子不争气接连生女儿让婆家丢人,埋怨大嫂自己没用生孩子将自己生死了害婆婆背负骂名?真真是可笑!可悲!
八福晋死死抿着唇,浑身抑制不住的颤抖,心中替大嫂叫屈为大嫂感到不值,同时又止不住的暗自庆幸,庆幸自己的亲婆婆不是这个不可理喻的女人,庆幸自己进门就生下了一个儿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