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1 / 2)

加入书签

也不会自小立志,发誓杀尽蛮胡,保家卫国,还大燕一片朗朗晴天。

  只是如今……

  仲衡黯然地握紧拳头,咬紧牙根,总会过去的,即便不能再展抱负,能护阿弦一辈子,平生足矣。

  他正神伤,突地听到身边公子爷一声怒吼:

  “我大燕百姓这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尔等竟然还敢欺压于他们,不怕苍天有眼,朝廷责怪么?来人,给我好好教训这几个刁滑恶吏,把粥俱都分派下去。阿奴,你主持这里,石屏林泉,随我入城筹粮!”

  厉大公子义愤填膺地怒指那几个正在骂骂咧咧抽打流民的衙役,大义凛然,眼眸明亮,脸颊都因过于激愤而涨红。

  仲衡看着他那为民而起、勇而任事的样子,只觉心头砰然一跳,热血上涌。他迈出一步,肃立抱拳,仰慕地凝视着自家的公子爷,发自内心地道一声:“喏!”

第46章 筹粮

  陈达陈子度, 堂堂县令老爷, 一边在县衙大堂里跟着那位公子爷转圈, 听厉大人为灾民表达同情的愤慨激昂之辞,一边不住点头哈腰,偷偷抹那一头冷汗。

  什么“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什么“牧民官当为皇帝分忧,将治下百姓都饿死了, 向何人征税征役去?”道理倒是振聋发聩, 可这江夏郡安陆闹春荒, 流民四散,罪过怎么也套不到他秭归郡江陵县头上吧?

  流民一多,县城四周农户田里便糟了秧, 饿极了的流民甚至将农户的种粮都从土里扒来吃, 打个半死都不撒嘴,要不是这帮子多是老弱,青壮不多, 又饿得半死不活的,怕是连城门都要闭了, 以免冲击县城。便是如此, 城中已怨言四起,这几日已有几家仕绅豪商来请命,要求将流民速速驱散。

  若不是怕逼急了兔子都咬人, 他连三日一次的薄粥都不想施,如今只盼这帮人饿急了自已散去他处觅食,莫要滞留于此。实是调兵花费太多,那帮骄兵横将要钱不要命,他这下县也没多少积存,不然早早请了临县驻军将这流民驱尽,还费这功夫作甚?只要流民不饿死在江陵县就成,又管他们去哪里寻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