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页(2 / 2)
事情的起因说来话长,总结一下就是——他被人摘桃子了。
或许有人会纳闷,这世上还有敢摘皇太子桃子的人?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是他惹不起也不容易报复回来的人。
是的,正是木白的叔叔们!
叔叔不可怕,可怕的是叔叔背后还站着爷爷,惹了小的老的上,老的上不来了会让他爹上,后果很严重。小白不想尝试,但不去试试他又咽不下这口气。
毕竟,毕竟那可是他辛辛苦苦从幼苗开始播种,一点点洒水施肥修剪,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才收获的“大桃子”啊啊啊!
“桃子”的名字叫做“太平号”,是一艘挂着三张主帆、两张辅帆的大型远洋船。
在如今这个一帆两帆顶天的时代,这艘拥有五帆的船使用的可是当今最顶级的制船工艺。或许有人会觉得五张风帆,其中还有两张是辅助的小帆着实称不上多,但事实上大明不是不能给船挂上更多的帆,只是这样的构造在如今是最科学合算的。
船帆的搭建并不仅仅是一张隔水布那么简单,如今的船桅是实木搭建,要撑起一张帆就需要一根配备的船桅,而单单这根木料就重达三百多斤,更不提其需要配备上的帆布、嵌入铁丝的缆绳、拉动船帆的手拉盘等等了。
也就是说,在如今什么货物都没有安装的情况下,太平号需要承担的负重就有一吨有余,而以木料为主要材料的船只本身的负重也不过二三十吨,因此,除去骨架,留给货物的载重已经十分有限。
硬条件摆在这儿,在以往,除了战船之外,寻常的商船压根不会为了速度放弃载重,而战船又不追求负载,因此这种平衡寻找得十分艰难。
在这方面大明向西方学习了不少先进经验,此前大明的船只大多沿着海岸线前行,沿途都可以得到补给,所以对速度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反倒是西方来的船只,因为船上储备粮食和淡水的空间有限,他们需要尽可能地快速穿越没有补给的海洋,所以会有意识地在建造船只时想办法将其提速。
所以,在提升船速方面,西方的船只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先进之处。不过,很可惜的是,西方来到大明的大多是船夫和商人,并没有造船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大明的匠人们纵有不解之处也只能自己摸索,没个可以沟通交流的人。
但这点想必在未来会有所改变,大明的皇室已经发出了招募令,在全世界寻找擅长制船的匠人,以高额的报酬和薪水将他们引来大明。
因为消息的传播具有迟滞性,所以,大明官方还十分大方地拨付了一笔额外的费用给各位“猎头”们——无论是谁,只要他们将有真才实学的造船匠人带到了大明,就能得到一匹锦布。
别看单个匠人的寻猎酬劳似乎不是很高,但只要这些商人愿意,一次带来十个二十个乃至于更多根本就不是问题。
是的,大明就是在光明正大地挖别人的墙角。
不厚道?哎呀,良禽择木而栖,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华夏自古以来人尽皆知的道理,怎么能说厚道不厚道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