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页(2 / 2)

加入书签

当然,如果真的有哪个世家大族子弟犯下这种罪行,凌寒也不可能真的将其直接处死,更不可能株连。

比如陆氏,陆氏一族当前手握话语权的乃是庐江郡守陆康,他不但在扬州极有名望,此前还曾主动向凌寒献出庐江郡,功劳巨大,陆氏子弟陆逊将来也必定会成为朝廷栋梁。

在封建时代,凌寒没办法因为一名百姓的生死,就与这样的世家交恶。

但是,陆氏一族如果想要保下那个犯了罪行的人,就必须为此付出巨额的银钱。

如此一来,他们不至于因此怀恨,其他世家也会心有余悸,轻易不敢作孽。

当一切细节确定好之后,凌寒正式对外放出消息。

与此同时,他传令各郡郡守,命他们接到信件之后,立即开始按照要求修建书院。

吴郡。

郡守盛宪对着手头上的几份竹简,有些发懵。

一份来自长沙王殿下,是命令;一份来自手下,是消息;一份来自郑玄,是书信。

长沙王殿下命令自己在吴郡的各县建立书院,还必须要成立一个“精英班”。

手下传来的消息是,殿下已任命大儒郑玄为书院祭酒,统管扬州所有的书院,避世多年的郑玄欣然领受了这一任命。

至于郑玄,是师徒间的密信。

——鲜有人知,吴郡郡守盛宪曾经就读于大儒郑玄的门下。

在信中,老师希望他能够支持长沙王。

不仅仅是遵从殿下的命令,而是真正将书院一事放到心上。

盛宪默默道:“殿下如此要求,老师如此请求,我除了全力地去做好它,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相似的场景,在扬州多地上演。

庐江,陆氏府邸。

陆康拿着两封竹简,将自己的两个孙子,陆尚与陆逊叫到跟前。

长孙陆尚早已过了加冠之龄,平日跟随陆康做事;从孙陆逊尚且年少,堪堪十五岁,却十分聪颖。

陆康吩咐道:“你们二人,仔细瞧瞧这两份竹简。”

二人接过竹简,分别查看。

惊讶过后,他们很快明白了祖父的意思,祖父这是在考校他们。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

陆康问道:“这书院一事,日后会如何发展。你们各自给出结果,说明理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