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0页(1 / 2)

加入书签

谋士向逸王投来敬畏的目光,湮没在故纸堆中的二十年前隐秘旧事,竟也没逃过他的眼睛。

此后不知从哪里传出风声,说正康帝不肯回京城是做贼心虚,他弑父杀君,伪造传位圣旨,并非真龙天子,怕上天降难才不敢回真正的紫禁城。

而逸王要替天行道为兄报仇。

一夜之间,流言汹汹。逸王显然做足了准备,只等火候熬足就有时机举起匡扶正义的大旗。

但是这种造势对乐则柔来说太寻常了。

人言可畏,她不久前才吃了流言的苦头,也新学了门本事。

正好现在派上用场。

从江宁开始,向西向南扩散,江南各地书坊开始出现戏说正康帝的话本和戏段。

谋朝篡位改成殿前救驾,惊堂木一拍,说书先生口沫横飞,“那党夏奸细身高九尺,力大如牛,正紧紧勒着陛下脖颈,周围宫人惊叫逃跑竟无一人赶上前救驾。

眼看陛下渐渐气息断绝,当是时,六皇子得仙人相助身披银甲头戴银盔从天而至,见此怒目圆睁,提剑大喝一声:‘奸贼!拿命来!’几步上前与其缠斗。正是银甲龙孙怒豪英,蛮夷小丑胆魂惊。

琅琅锵锵一番恶斗,六皇子结果了那狗贼,回头弃剑奔向陛下,此时陛下仅余一息,奄奄道:‘我儿至孝,传位于六皇子。’之后便含笑而去,六皇子跪地痛哭,两侧宫人无不垂泪……”

茶楼里这样的段子数不胜数,正康帝当初纵容暴民抢粮被无限美化着重强调——“和百姓站在一起,看不惯狗官。”

还杜撰些微服私访惩恶扬善故事,穿插仙人指点的段子,其中半荤半素的游龙戏凤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

如果说是假,正康帝确实是开天辟地头一位摊丁入亩鼓励工商的皇帝,如果说是真,从头到尾都是添油加醋移花接木没几句真话。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论如何,随着话本流传,正康帝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从一个高高龛阁中面目模糊的帝王变成了善恶分明嫉恶如仇风流倜傥的少年君主。

正康帝民望达到了一个历代帝王难以望其项背的程度。

紧接着乐则柔又放出些似是而非的“可靠消息”,“我一个在宫中当差的朋友/老乡/亲戚”讲正康帝幼年在冷宫如何如何受苦遭人欺凌,后来如何被大臣难为……

“人脉”多得令人发指,但人都对人脉野史深信不疑。官府越澄清,越相信自己的小道消息才是真实。

于是出现了一种堪称神奇的现象——百姓怜爱皇帝,对,不是畏惧不是敬仰,是怜爱。

正康帝是神仙下凡历劫,谁骂他就全都是陷害,日后还要遭天谴——虽然他们争执许久也没确定究竟他到底是哪个星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