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2 / 2)
想来也是理所当然,毕竟排名越靠前,收益的差距就越大,沈祺然那首录制歌曲单价才2星币,比起直播间动辄几百几千星币的打赏,完全不够看,就算《小夜曲》再火爆,想在榜单上一直势如破竹也是不可能的。
想通了这点,克拉丽丝便放了心,甚至觉得自己之前的如临大敌有点可笑。瞧瞧时间已经不早,她放心地关上光脑,回房间去睡美容觉了。
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终于加班完毕,挤最后一班公共星梭车回家的上班族;忙碌完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终于得到一丝空闲的家庭主妇;赶完学校的作业,终于能开开心心捧起智能机的学生党;以及呼朋唤友,在外吃喝玩乐聊天聚会的年轻人……
休闲离不开社交,挤在公共星梭车上的人好奇地点开了友人发来的音乐链接;某家庭主妇在朋友圈看到隔壁家的王太太发了一个美拍小视频,配曲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某学生党在星网空间看到自己的学霸同桌居然激动地写了一千字小作文来安利一首歌;聚会的年轻人聊天时边喝酒边笑嘻嘻的问朋友“诶你有没有听最近特别流行的那首歌……”
与此同时,星网主流社交平台上的风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小夜曲》身上“催眠”“治愈”的标签在慢慢被弱化,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这首歌的不同寻常之处——
某音乐发烧友如此评论道:“《小夜曲》是我听过最特别的一首曲子,比起讨论它为什么不运用精神力,难道不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它格外出色的旋律和节奏上吗?优秀音乐的标准,什么时候变成唯精神力论了?旋律和节奏也完全不可忽视!”
某唱作人这样写道:“录制曲在过去一直不被重视,甚至备受歧视,现在想来,也许并不能全推诿给精神力因素。是金子总会发光,《小夜曲》的成功已经证明了,录制曲前景广阔,非精神力歌曲一样可以赢得大众的喜爱。”
某知名音乐家也给予了肯定:“从业数十年,感觉从事音乐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高等阶精神力,也无法花费大量精力学习运用精神力的技巧,把音乐创作框定在只有少数人才能参与的小圈子里,完全不利于这个行业的未来。像《小夜曲》这种无精神力歌曲也许才是我们最该需要的:打破越筑越高的屏障,让更多无精神力或低精神力音乐爱好者都参与进来,才能迎来音乐领域真正的繁荣!”
某著名精神力治愈师更是给出另一个角度的看法:“音乐治愈一直是我和团队研究的领域,我们一直信奉高精神力乐曲才有治疗效果,但令人惊讶的是,我的很多病人在听过《小夜曲》后,恢复情况居然比传统的音乐治愈效果更好。这让我不由得深思:音乐治愈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力的干扰,比起让病人强制接受外来的精神力抚慰,是不是用无精神力音乐进行引导,让病人自己主导和调节精神识海,也是一种不错的治愈方式?这是一个值得业界探讨的课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