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1 / 2)
遇到萧若彤这种情况,便是搁在二十一世纪,女子当自强的时代,婆婆妈妈们仍会叫她忍,仍然劝和不劝离。一个女子如果没有丈夫孩子,即便事业再成功,也要被那些人所叹惜怜悯。更不用说这古代了。
这种事,全看自己怎么想。
比如书院的崔夫人,丈夫死了,婆婆不慈,自己又没有儿女,她没有改嫁,而是去了女子书院做了夫子和管事。谁知道夜深人静,人家阖家欢乐的时候,她心里不苦呢?可她改变主意要嫁人,日子过得不顺畅时,是否想念当初在书院时候的自由自在,后悔自己嫁人的行径?
这种事真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比什么东西都复杂。便是自己都理不清,外人又如何插嘴出主意?劝和不劝离的那些人,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苦楚?可就怕劝离了,到时候那人后悔,怪上自己,自己也觉得自己多嘴误了别人的一生。
好在萧若彤也只是心里闷得难受了,跟赵如熙倾诉一番,并没有需要她给自己建议或安慰自己的意思。
她哭了一场,又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便抹了泪眼,强笑道:“看我,都糊涂了,跟你说这些。你个小姑娘,亲都还没定,没的让你怕了定亲成亲。”
顿了顿,她描补似地补充了一句:“天下男人,也不都这样。”
说着,她的眼泪又流下来了。
赵如熙看她这样,忍不出开口:“夫子,您跟世子应该还是有感情的吧?否则也不会这么伤心。有感情,就再试试吧。要是不如意,再和离也不迟。”
萧若彤一愣,抬起泪眼来看向赵如熙。
“如果他伤透了你的心,你对他没了感情,和不和离都无所谓,你自己过得开心就好。可如果你对他还有很深的感情,离了就觉得忘不了,那就先等等,不必急着下结论,免得做下让自己后悔的事。”
“你的婚姻是否存续,别想别的,只看你自己的心。”赵如熙又道。
第209章 朱氏的看法
“看自己的心?”萧若彤咀嚼着这几个字,不由怔愣住了。
从来没人从这个角度来劝过她。
“对,你的心。”赵如熙道,“如果你是贫家女,和离之后生活无着,那我自然要劝你忍下这口气。可你不是。即便你和离回来,王爷和王妃依然会养着你,你自己也能凭本事吃饭,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活。所以我才劝你,看你的心,看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人生苦短,定然要过得开心。”
“你说的对。”萧若彤思索一番,点了点头,“我如果对他还有期待,那就再信他一次,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如果不行,大不了再和离便是。如果没有期许,不如放彼此生路。我自己逍遥过日;他也可以再去娶妻。”
“你想明白就好。只一点,别糟蹋自己的身体。别人姑且不论,你自己得爱自己。”
这些鸡汤,现代网络上都说腻了,可放在这古代,却十分新鲜,于萧若彤而言更是直击其心,让她犹如醍醐灌顶。
“小熙,多谢。”
赵如熙颔首,站了起来:“天时太晚,我就先回去了。我如今还去书院念书,晚上都这时候有空。要是你想找我说话,叫人去绥平伯府说一声即可,我吃过晚饭便过来。”
↑返回顶部↑